一杯还冒着热气的香茗。她温柔地将茶放在我面前,轻声说道:“陛下,先喝口茶润润嗓子,今日政务繁忙,可要注意身体。”我抬头看向她,微笑着点点头,从她的眼神里,我看到了关切与鼓励。
我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份奏章。这是关于京城重建物资调配的报告,详细罗列了目前材料的短缺情况以及各工坊的生产进度。我仔细研读,手中的朱笔不时在关键处圈点批注。正思考着如何优化调配方案时,苏瑶在一旁轻声提醒:“陛下,城南的几家木材行或许还有些存货,我们之前走访时我留意到过,或许可以派人去问问,说不定能解燃眉之急。”我眼睛一亮,对她的细心暗自佩服,立刻提笔写下指令,命人前去核实。
接着,我又翻开一封来自偏远郡县的奏章,上面哭诉着当地遭遇罕见旱灾,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看到这些文字,我的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苏瑶也凑过来,眉头紧锁,“陛下,当务之急是先发放赈灾粮,稳定民心,再组织百姓打井修渠,寻找水源。”我赞同地点点头,迅速拟好诏书,下令从临近郡县调配粮食运往灾区,同时派遣水利专家前往指导抗旱工作,务必让百姓尽快度过难关。
处理完这两件要事,我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脖颈,正准备稍作休息,这时,礼部尚书求见。他匆匆走进御书房,行过君臣之礼后,神色焦急地呈上一份加急文书。原来是周边藩国听闻新皇登基,纷纷派来使者,不日将抵达京城,商讨朝贡与邦交事宜。这既是展现国家威严的好机会,也是一场外交考验。我与苏瑶对视一眼,心中已有了主意。我向礼部尚书详细询问了各国使者的行程安排与以往的外交惯例,然后指示他精心筹备接待事宜,既要彰显大国风范,又要在谈判中维护国家利益。
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这样紧张而忙碌的节奏中悄然流逝,待处理完手头的政务,已是日头高悬。虽然忙碌,但我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看着御书房中堆积如山的奏章逐渐减少,我深知,这只是治国理政的开端,未来还有无数的挑战等待着我,但只要有苏瑶的陪伴,有百姓的支持,我便有足够的勇气与信心,带领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让这片土地处处洋溢着安宁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