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智斗奸臣
伴随着“吱呀——”一声悠长而沉闷的响动,厚重的寝宫大门仿若年迈迟缓的巨兽,缓缓张开了大口。宰相赵光迈着看似沉稳,实则每一步都透着张扬与傲慢的步伐,昂首阔步地走进来。他身着绣着精致云纹、金丝滚边的华丽朝服,在烛火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若自带一层威严的光芒。可他脸上那虚伪的笑容,却如同面具般生硬,而那一双眼睛,锐利得如同鹰隼,在踏入寝宫的瞬间,便如同两把利刃,迅速地扫视着四周的每议个角落,仿佛在搜寻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陛下,臣听闻苏逸将军凯旋回朝,心中满是欣喜,特来向陛下请安,顺便也想问问,苏将军现在在何处呢?”赵光微微欠身,那看似恭敬的姿态下,语气却暗藏锋芒,每一个字都像是精心设计的试探,带着一股不容小觑的压迫感。
皇上坐在龙椅之上,心中对赵光的厌恶如潮水般翻涌,可面上却强装镇定,极力压抑着内心的紧张与愤怒,尽量用平和而舒缓的语气缓缓开口道:“苏卿刚到不久,朕与他简单地聊了几句,考虑到他一路风餐露宿、长途奔波,实在是辛苦至极,便让他先行回府休息去了。”
赵光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怀疑,嘴角微微上扬,扯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陛下真是仁慈宽厚,对下属关怀备至。苏将军此次在边境立下赫赫战功,威震四方,臣心中也是钦佩不已,改日定要亲自登门拜访,与苏将军好好叙叙旧,讨教一番。”
此刻,躲在屏风后的苏逸、张猛、林婉清等人,全都大气都不敢出,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攥住。他们的手死死地握着手中的武器,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每一根神经都紧绷着,时刻准备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突发状况。苏逸的眼神如同出鞘的利剑,透过屏风那狭窄的缝隙,直直地盯着赵光,心中暗自思量:这老贼向来狡猾多疑,今日突然到访,绝非只是简单的请安,必定是有所图谋,我必须小心谨慎,步步为营,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他的陷阱。
“宰相大人有心了。”皇上淡淡地回应着,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只是如今朝中局势错综复杂,波谲云诡,还需宰相大人多费心思,为朕分忧解难,稳住这朝堂的局面。”
赵光听闻,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嘴角的笑容愈发灿烂,他挺直了腰杆,仿佛整个朝堂都在他的掌控之中:“陛下尽管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肝脑涂地,为陛下效犬马之劳,绝不辜负陛下的信任。不过,臣近日听闻,苏将军在边境与北辽作战期间,擅自调动了大量的粮草和军饷,此事不知陛下是否知晓?”
皇上心中猛地一紧,如同被重锤击中,他深知这是赵光故意设下的圈套,企图给苏逸安上莫须有的罪名,进而打压他。但在这关键时刻,他必须保持冷静,不能让赵光看出破绽。于是,皇上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神色淡然地说道:“苏卿此举也是出于无奈,当时边境战事吃紧,北辽军队来势汹汹,如不及时补充粮草和军饷,将士们根本无法抵御敌军的猛烈进攻。他是为了保家卫国,击退外敌,朕自然是知晓的。况且,他立下如此丰功伟绩,些许粮草军饷又算得了什么呢?”
赵光见皇上并未如他所愿,落入他的圈套,心中不禁有些恼怒,但他并未就此放弃,反而继续紧追不舍:“陛下圣明。只是这军中的规矩如同国家的根基,万万不能随意破坏。若是人人都像苏将军这样,随意调动物资,不把朝廷的规矩放在眼里,那朝廷的威严何在?日后又如何约束其他将士?臣以为,此事还是要彻彻底底地调查一番,给朝中大臣和天下百姓一个合理的交代。”
皇上听了,眉头微微皱起,心中暗自恼怒,但碍于赵光在朝中的势力,又不好当场发作。就在这气氛愈发紧张,局势陷入僵局之时,一直静静地站在一旁的李尚书,挺身而出,他上前一步,身姿挺拔,恭敬地说道:“宰相大人,您此言差矣。苏将军在边境浴血奋战,与敌军殊死搏斗,为我大夏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是为了国家的安危和百姓的福祉,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如今战事刚刚平息,将士们还未得到充分的休息和犒赏,便要对这样一位功臣进行调查,这岂不是寒了将士们的心?长此以往,谁还愿意为国家出生入死,奋勇杀敌?”
赵光脸色瞬间一沉,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乌云密布,他目光冷冷地射向李尚书,仿佛要将他穿透:“李尚书,你这是在质疑本相的决定吗?本相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朝廷的长治久安,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岂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