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任何人随意破坏规矩?”
李尚书毫不畏惧,迎着赵光那冰冷的目光,挺直了脊梁,直视着他的眼睛,坚定地说道:“宰相大人,老臣只是就事论事。苏将军的功绩不容置疑,若是因为一些毫无根据的罪名而对他进行调查,恐怕会引起军中将士的强烈不满,到时候局势恐怕会更加难以控制,甚至可能引发内乱。还望宰相大人三思而后行。”
赵光被李尚书说得一时语塞,心中的怒火如同被点燃的火药桶,熊熊燃烧,却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反驳。他冷哼一声,声音中充满了威胁的意味:“李尚书,你最好不要多管闲事。本相自有分寸,知道该如何处理此事。”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剑拔弩张之时,屏风后的苏逸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走了出来,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朗声道:“宰相大人,既然您对我心存疑虑,那我便当面把事情说清楚,也好消除您的担忧。”
赵光看到苏逸突然出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他毕竟是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狐狸,很快便恢复了镇定,脸上重新挂上了那副虚伪的笑容:“苏将军,你不是回府休息了吗?怎么又回来了?”
苏逸微微一笑,那笑容中透着自信与从容:“在下听闻宰相大人对我有所质疑,心中十分不安,所以决定回来向宰相大人解释清楚,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影响朝廷的和谐与稳定。”
赵光冷笑一声,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解释?苏将军,你擅自调动粮草军饷,这可是违反军规的大罪,你要如何解释?”
苏逸不慌不忙,向前走了几步,目光坚定地看着赵光,有条不紊地说道:“宰相大人有所不知,当时边境的战况紧急到了极点,北辽军队如同汹涌的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地发动进攻,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抵抗,伤亡惨重。若不及时补充粮草和军饷,军队根本无法维持战斗力,边境防线必将崩溃。在下也是为了大局着想,为了守护国家的疆土和百姓的生命安全,才不得不出此下策。而且,在下早就料到可能会有人对此事产生质疑,所以已经将此事的前因后果详细地记录在案,随时可以呈给宰相大人过目,以证我所言非虚。”
赵光听了,心中虽然有些动摇,但他依旧不肯轻易罢休,试图继续刁难:“就算你有正当理由,也应该事先向朝廷请示,得到批准后再行动。你这样擅自做主,先斩后奏,就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不尊重朝廷的权威。”
苏逸脸色一正,神情严肃而庄重,语气铿锵有力地说道:“宰相大人,当时的情况危急万分,可谓是千钧一发,根本来不及向朝廷请示。若是等到朝廷的批准下来,恐怕边境早已沦陷,无数百姓将惨遭敌军的屠戮,家破人亡。在下身为军人,守护国家和百姓是我的神圣职责,在这种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我不能因为一些繁文缛节而耽误了战机,置国家和百姓的安危于不顾。如果宰相大人认为我有罪,那我甘愿领罚。但我相信,陛下圣明,朝中的忠臣们也都明辨是非,他们一定不会让我这个为国为民、浴血奋战的将士蒙冤受屈。”
苏逸的一番话有理有据,逻辑清晰,如同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直击赵光的要害。皇上在一旁听了,心中暗自赞赏,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宰相大人,苏卿所言句句属实。他为了国家和百姓,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在边境奋战,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我大夏的大功臣。此事就不要再追究了。”
赵光见皇上都这么说了,也不好再继续坚持,只好无奈地说道:“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那臣也不再追究此事。只是苏将军,往后行事还需多加小心,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
苏逸恭敬地拱手行礼,说道:“多谢宰相大人宽宏大量,在下一定铭记在心。”
赵光又在寝宫内装模作样地待了一会儿,说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便告辞离开了。他走后,皇上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对苏逸说道:“苏卿,今日多亏了你,不然朕还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赵光这个老贼。”
苏逸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皇上放心,这只是个开始。臣一定会想办法铲除这些奸臣,还朝堂一个清明,让我大夏的江山永固,百姓安居乐业。”
李尚书也在一旁,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决心,说道:“苏将军,老臣愿与你并肩作战,共同对抗奸臣。只要我们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够成功。”
苏逸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地说道:“好,那我们就一起努力,为了大夏的未来,为了天下百姓,与奸臣们斗到底,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