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暗潮涌动,烽火将燃
在新京那雕梁画栋的摄政王府内,苏逸端坐在书房的太师椅上,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凝重。手中的密报详细记录着赵光的军事部署——赵光已命大将刘云瑞率领大军,气势汹汹地朝着新京进发,一场大战一触即发。苏逸深知,赵光势力庞大,麾下兵强马壮,若是贸然正面交锋,新京的胜算微乎其微。“顾渊,”苏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打破了书房内的寂静,“赵光来势汹汹,我们目前不可与其硬拼,你即刻带领谍影司,密切监视刘云瑞的一举一动,任何风吹草动都不能放过。”
“属下遵命!”顾渊单膝跪地,声音沉稳坚定,领命后便迅速起身,身影如鬼魅般消失在夜色之中。回到谍影司总部,顾渊立刻召集了一众精英特工,分配任务。特工们乔装成各种身份,有的扮作小商贩,混入北朝军队的补给队伍;有的化身成流民,在军营附近打探消息;还有的伪装成杂役,潜入刘云瑞的营帐周围。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南方,南朝的宫殿内,梁帝林羽正端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汇报国内的政务情况。尽管南朝在他的治理下,局势逐渐稳定,但林羽心中清楚,这乱世之中,各方势力虎视眈眈,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如今北朝赵光与新京苏逸即将开战,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林羽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丞相李轩上前一步,拱手说道,“若双方两败俱伤,我们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但若是其中一方迅速获胜,实力大增,我们南朝也将面临巨大的威胁。”
林羽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他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下,南朝必须巩固自身政权,提升实力,才能在未来的风云变幻中站稳脚跟。于是,他果断下令:“传朕旨意,加强军队训练,提升士兵战斗力;大力发展农业,确保粮草充足;同时,整顿吏治,严惩贪污腐败,选拔有能之士充实朝廷。”
二、谍影重重,危机四伏
顾渊亲自率领一支精干的特工小队,潜伏在北朝军队的必经之路附近。他伪装成一位医术精湛的游方郎中,在路边开设了一家简陋的医馆。凭借着高明的医术,顾渊很快在当地百姓中赢得了口碑,也借此机会从人们的闲谈中收集到不少有用的情报。
一日,一位受伤的北朝士兵被同伴抬进医馆。顾渊在为他治疗的过程中,不动声色地与士兵攀谈起来。士兵因疼痛难忍,放松了警惕,无意间透露了刘云瑞的军队将在三日后出发,兵分两路,一路正面强攻新京城门,另一路则绕道后方,试图突袭新京的粮草储备地。
顾渊心中一紧,他知道这个情报的重要性,必须尽快传递给苏逸。于是,他趁着夜色,悄悄离开医馆,与一名潜伏在城外的特工接头,将情报写在一张薄如蝉翼的丝绸上,放入特制的信鸽腿上的竹筒中,放飞信鸽。
然而,就在信鸽展翅高飞的瞬间,一道黑影从暗处窜出,手中的暗器精准地射中了信鸽。顾渊心中暗叫不好,迅速转身,只见一名身着黑衣的刺客正冷冷地看着他。“哼,谍影司的人,终于让我抓到了。”刺客冷笑一声,手中的匕首闪烁着寒光。
顾渊知道今日已无法善了,他迅速抽出腰间的佩剑,与刺客展开了激烈的搏斗。刺客的身手极为敏捷,每一次攻击都直奔顾渊的要害,但顾渊也毫不示弱,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和精湛的剑术,与刺客打得难解难分。
在激烈的战斗中,顾渊逐渐占据了上风,他看准时机,一剑刺中了刺客的肩膀。刺客惨叫一声,转身欲逃,但顾渊岂能让他轻易离去,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将刺客制服。经过一番审讯,顾渊得知这名刺客是刘云瑞的亲信派出的,看来北朝已经察觉到了谍影司的行动。
顾渊意识到情况已经变得十分危急,他必须尽快将情报传递出去,同时也要提醒其他特工小心行事。于是,他将刺客交给手下的特工看管,自已则再次踏上了传递情报的征程。
三、北朝出兵,战火燃起
三日后,刘云瑞果然率领大军,兵分两路,气势汹汹地向新京进发。苏逸在接到顾渊的情报后,早已做好了相应的准备。他下令加强新京的城防,在城门处设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同时派出精锐部队,在后方的粮草储备地周围设下埋伏。
当刘云瑞的正面部队抵达新京城下时,立即发起了猛烈的攻击。士兵们扛着云梯,呐喊着冲向城门,试图突破防线。苏逸的军队则凭借着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顽强抵抗。箭矢如雨点般落下,双方士兵在城下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喊杀声震天,鲜血染红了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