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破局之机
黑水河畔一役后,各方势力退回各自阵营,可整个天下并未因这场恶战的落幕而平静,反而被一团更为浓重的阴霾笼罩,处处弥漫着紧张与不安,一场更大的风暴似乎正在悄然酝酿。
大夏军营里,伤病员痛苦的呻吟此起彼伏,军医们忙得焦头烂额。苏逸满脸疲惫地在营帐中踱步,他的铠甲还未卸下,上面斑驳的血迹触目惊心。顾渊匆匆走进来,行礼后,声音低沉地汇报:“王爷,此次伤亡惨重,折损兵力近三分之一,粮草也所剩无几,后续补给艰难。”苏逸脚步一顿,眉头拧成了个“川”字,长叹一声:“本以为能一举击退北辽,没想到局势竟如此失控。”
正说着,帐帘一挑,李明走了进来。苏逸连忙迎上去,拱手道:“李将军,你不顾自身安危前来支援,苏某铭记于心。”李明回礼,神色凝重:“苏王爷,如今局势危急,我们必须尽快商议出应对之策。北辽和北朝虽退,但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三人围坐下来,一番商讨后,决定先派出斥候,密切监视北辽和北朝的动向,同时在营地周围加强防御工事,防止敌人突袭。苏逸还打算从附近的城镇征集粮草,以解燃眉之急。
北辽军营中,耶律虎正在大发雷霆,将案桌上的物件一股脑扫落在地。“一群废物!到手的胜利就这么没了!”副将们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出。许久,耶律虎才勉强压下怒火,问道:“伤亡和损失统计出来了吗?”一名副将小心翼翼地回答:“将军,我军伤亡两万余人,兵器损毁严重,粮草也消耗大半。”耶律虎脸色阴沉得可怕,他深知,经过这场大战,北辽短期内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可他不甘心就这样咽下这口气,于是决定先派出使者前往北朝,要求北朝履行承诺,割让城池、提供物资,以补充损失。
北朝皇宫内,皇帝赵光接到耶律虎的使者带来的要求后,气得差点昏厥过去。“耶律虎这是趁火打劫!我北朝如今自身难保,哪还有城池和物资给他!”宰相周权在一旁劝道:“陛下息怒,如今我们确实无力与北辽抗衡,不如先稳住他们,再想办法。”赵光无奈地叹了口气:“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周权沉思片刻,说:“我们可以先拖延时间,声称正在筹备物资和办理割城手续,同时派人去与大夏和谈,寻求和解的可能。若能与大夏休战,我们便能集中兵力对付起义军。”赵光听后,觉得也只能如此,便吩咐周权尽快安排使者前往大夏。
李明回到起义军营地后,第一件事便是去探望受伤的士兵。看着那些年轻又满是痛苦的面庞,他心中满是感慨与责任。随后,他召集众将领商议未来的发展方向。谋士陈轩率先发言:“将军,我们此次支援大夏,虽暂时击退了联军,但自身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我们的军队缺乏系统训练,武器装备也远远落后于正规军。”李明微微点头:“你所言极是,接下来我们要加强士兵训练,提升战斗力。另外,还要想办法获取更多的武器装备。”这时,一名将领提议:“我们可以攻打附近的一些北朝粮仓和军械库,既能补充物资,又能削弱北朝的实力。”李明眼睛一亮:“此计可行,但行动一定要谨慎,不能打草惊蛇。”众人又讨论了一些细节,最终确定了详细的行动计划。
南朝这边,林羽正悠闲地在御花园中品茶,看似一派悠然,实则心思全在天下局势上。王猛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林羽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各方都元气大伤,这倒是个好机会。”原来,南朝的密探传来消息,得知各方势力在黑水河畔一役后的惨状。林羽当即决定,一方面加大对边境的防御投入,防止战火蔓延到南朝境内;另一方面,派出多路使者,分别前往大夏、北辽和北朝,打着“调解纷争”的旗号,实则探听各方虚实,寻找从中获利的机会。
在各方势力各自谋划的同时,民间的百姓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争使得农田荒废,粮食歉收,物价飞涨,疫病也开始在一些地区蔓延。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只能四处乞讨为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呼吁各方停止战争,休养生息,但在这乱世之中,他们的声音显得如此微弱,很快就被淹没在权力与利益的纷争之中。
数日后,北朝的使者抵达大夏军营。苏逸得知消息后,与顾渊、李明商议是否接见。李明皱着眉头说:“北朝与北辽勾结,企图消灭我们,如今战败了又来求和,恐怕没安什么好心。”顾渊则分析道:“虽然北朝居心叵测,但我们如今也急需时间休养生息,若能通过和谈缓解局势,对我们来说也不失为一个机会。”苏逸沉思良久,最终决定接见使者。
在营帐中,北朝使者满脸谦卑地呈上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