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城。
这会儿天气已经到了初秋。
外面的冷风吹过,让人多了些许凉意。
城外,一顶顶军用帐篷下,杨玄手下的厨师正在忙碌。
他们正在熬粥。
一个个大铁桶内,热粥熬得滚烫。
白皙的米粒,在热水的翻涌下起起伏伏。
米粒的香气四溢。
熬粥的铁桶旁,则站满了一队队端着碗的百姓。
这些百姓脸上脏兮兮的。
粗布衣服上还有着破洞。
手里的碗也有着好多个缺口。
有些寒冷的秋风吹过,这些百姓冷的都有些瑟瑟发抖。
这些百姓都是来等着施粥的。
杨玄早已经放出消息。
只要是杨玄控制的城池,附近都将设立粥铺。
免费救济大夏境内所有的百姓。
只要你是大夏人,并且由于战争游离失所,穷得揭不开锅。
就可以到杨玄设立的施粥点,免费领取白粥一碗,度过眼皮底下的难关。
这样的白粥,每人可以免费领取七天。
杨玄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能够完成系统给予的扶危济困的任务。
二来,杨玄作为大夏的皇子,认为自已也有责任来干救助百姓的这件事情。
杨玄身为皇子,理应心系天下。
帮助天下穷困的大夏百姓。
当然,杨玄施救的范围仅限于大夏人。
至于什么南蛮国的难民,想要到杨玄这里要到一粒米那都是妄想。
南蛮国都是一帮喂不熟的白眼狼。
今天你帮助了他们,明天他们强大了,就会过来反咬你一口。
这样的国家,堪称是一条毒蛇。
对于这么一条毒蛇,杨玄可不会让农夫与蛇的故事再度上演。
粥铺前。
一名名流浪的大夏百姓,在士兵持枪维持的秩序下,都老老实实地排着队。
这些百姓都是遭受战火失去安身之所的苦命人。
他们一个个眼睛饿的都绿了。
一个个的碗里盛到白粥后,都顾不得白粥的滚烫。
直接大口大口地喝了下去。
一碗白粥,可能半分钟就喝得一干二净。
滚热的白粥,带着热量。
一下子就把难民肚中的饥寒给驱散了不少。
难民有的喝碗粥,还发出满意的感叹。
有的则是跪倒在杨玄面前,不停地磕着头,感谢着杨玄的大恩大德。
杨玄看着这些穷苦的百姓,心中感慨。
这些百姓,只要是还肯干,还能干的。
杨玄都愿意赐予他们荒地,并给他们配备一些简单的农具,借给他们一些基础的粮食。
让他们在龙兴城附近能够落下脚来,用自已的双手劳动。
至于,那些想要趁乱作奸犯科,不劳而获的难民。
杨玄手下部队的钢枪也不是摆设。
只要是敢闹事,杨玄早已经下过命令,统统击毙。
一点情面也不会跟他们讲。
乱世当用重罚。
杨玄掌握的地盘内,像这样的粥铺,大大小小一共设立了五十多个。
每天都有从西南地区各地跑过来的难民,想来这里找一找活路。
难民群中,甚至还有许多失去父母的孤儿。
这些小孩儿一个个脸上脏兮兮的,看着人群的眼神中流露着对陌生人的胆怯。
这个年代,尚且还是物质极其稀缺的年代。
这些没了父母庇佑的孤儿小孩儿,若是真碰上饿极了的难民,真得上演一场人吃人的戏码。
这些难民们有的一个个早已经饿红了眼,什么伦理道德,在活下去面前,都变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再重要。
所以,现在能活下来的孤儿,大都小心谨慎。
不敢与生人过多的接触。
他们看向杨玄士兵的眼神中透露着怀疑。
毕竟,他们幼小的心智,难以支持他判断杨玄和杨玄部下的好坏。
但是,在米粥香喷喷的米香诱惑下,一个个孤儿又都控制不住地咽着口水靠近。
直到,热气腾腾的白粥到了他们的腹中。
这些孤儿才对杨玄以及杨玄的部下,放下了一些警惕。
从心中认为,这是一个好心人。
对于这些孤儿,杨玄命令苏清儿和苏茉儿两姐妹,操办了一个简易的孤儿院。
这孤儿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