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第37章 有了道,就有了理

第37章 有了道,就有了理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

原文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将欲废之,必故兴之;

将欲取之,必故与之。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释

歙:收敛,闭合.

故:同“姑”,暂且的意思.

与:同“予”,给予的意思.

微明:微妙、明通的道理,指事物变化中隐藏的先兆和智慧.

脱:离开,脱离.

利器:有多种说法,可指权道、赏罚、圣智仁义巧利,也可指政权或军事力量等.

示人:给人看,向人炫耀.

译文

想要让它收敛,不妨暂且让它张扬;想要削弱它,不妨暂且使它增强;想要毁灭它,不妨暂且抬举它;想要剥夺它,不妨暂且给予它。这叫做微妙、明通的道理,柔弱的往往能战胜刚强的。鱼要生存就不可离开池渊,国家的有利武器不可以轻易拿给别人看.

解析

前四句阐述了事物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规律,如“将欲歙之,必故张之”,体现了老子对事物发展变化的深刻洞察,事物在发展到极致时会向相反方向转化,这是一种自然辩证法.

“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则是对上述规律的总结和升华,表明这种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微妙变化是一种高明的智慧,同时强调了柔弱的力量和价值,柔弱并非软弱无力,而是蕴含着更持久、更强大的生命力.

“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以鱼和渊的关系,比喻国家的重要方略、权力工具等应保持低调和隐秘,不可轻易炫耀或滥用,否则可能会带来危险和不利后果.

能看到这一章的,都是大力支持我的,在此我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您给个评论,指点指点,谢谢。

咱们看第一句啥意思,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

这个’歙’是一个多音字。

读音为“shè”时,常见于地名,如歙县(在安徽)。

读音为“xi”,有吸气的意思,如“歙风吐雾”,也有收敛、合的意思。首先在这里肯定不是地名的意思。

这里要表达的,如果想要顺利地吸气,那么首要便是将嘴巴张开。这其实就如同我们在生活中所面临的诸多抉择一样,若想要有所获得,往往就得先学会舍弃一些东西。

想象一下,当我们紧闭双唇时,空气难以顺畅地进入体内,而只有当嘴巴敞开到一定程度,气流才能自由地涌入。同样的道理,在追求目标和梦想的道路上,如果我们一味地执着于眼前的利益或拥有的一切,不愿意做出任何让步和牺牲,那么最终可能会发现自己被束缚住了手脚,无法真正地获取那些对我们来说更为重要、更有价值的事物。

懂得舍去并非易事,但它却是成长与进步必不可少的一环。有时候,放下过去的成就或是放弃某些看似诱人但实则阻碍前行的机会,需要巨大的勇气和决心。然而,正是通过这种取舍之间的权衡与选择,我们才能够腾出空间去接纳新的机遇和可能性,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提升。

第二句,( 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若想要让自身不断地发展并变得日益强大起来,那么首要之务便是学会适时地示弱。这看似与变强之路背道而驰,但实际上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策略。

因为当我们毫不掩饰地展示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时,往往容易引起他人的警觉甚至嫉妒,从而成为众矢之的。相反,如果能够巧妙地隐藏起部分实力,以一种相对谦逊和低调的姿态示人,便可以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如此一来,不仅能减少外界对我们的攻击和阻碍,还能为自己赢得更多暗中积蓄力量、韬光养晦的时间和空间。

而且,懂得示弱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以及对手的情况。通过暂时放下强者的架子,我们能够更加敏锐地捕捉到那些可能被忽视的细节和信息,进而准确把握局势,制定出更为精准有效的应对方案。同时,这种示弱的表现还有可能麻痹敌人,使其放松警惕,从而在关键时刻给予他们意想不到的致命一击。

所以说,学会示弱并非意味着真正的软弱无能,而是一种以退为进、厚积薄发的生存智慧。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在充满竞争与挑战的世界里更好地保全自己,并最终实现从弱到强的华丽蜕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