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六十八章 老子说的对

六十八章 老子说的对

总的来说就是,一方面,提醒人们即便自身具备强大或显着贤德,他人不应盲目效仿;另一方面,感慨即便众人都知道我宏大德行的价值,实际愿意去做的人却寥寥无几,反映出为人处世原则与道德实践上,知与行存在的差距。

那哪句才是老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呢?留给各位看官自行理解吧。因为大家都比我有学问,有造诣。

第二句:

( 夫唯不肖,故能大。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

(夫唯大,故似不肖。

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这两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正好是相反的,

我说说这两句的意思及不同之处:

“夫唯不肖,故能大。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久矣其细也夫”除了字面意思外,还可表达以下意思:

从哲学思想层面来说,对‘道’的特性的强调:

在《道德经》的语境中,“久矣其细也夫”从反面强调了“道”的宏大、深远和无限性。意思是如果“道”像具体事物一样有固定形态和局限,那它就失去了作为宇宙根本法则和万物根源的特质,只能是渺小、微不足道的,凸显了“道”与具体事物的本质区别。

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这句话提醒人们要超越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知,去探寻事物背后更深刻、更本质的东西。如果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相似或具体形态上,就无法把握事物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只能看到一些琐碎、细小的方面。

这就是老子想要真正表达的意思。

从人生启示层面看,

对追求目标的警示:它告诫人们在追求目标和理想时,不能局限于眼前的、具体的、琐碎的事物或成就,要有更宏大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如果只追求那些看似相似、常见的小目标,就难以取得真正伟大的成就,人生也会变得狭隘和渺小。

对行为方式的引导:意味着人们在行事时不应随波逐流,只做那些大家都在做、看起来相似的事情,而应遵循自己内心真正的价值和原则,保持独特性和独立性,否则就会在平庸中迷失自我,无法实现人生的大境界。

意思:

越不在乎的东西,有可能越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想要去模仿,久而久之也能成为高尚品德和有所~‘建树’~的人。

正因为(道)不与具体事物相似,所以才能成就其伟大。如果它与具体事物相似,那早就渺小不堪了。这句话强调“道”正是因为具有超越具体形态、不与万物相似的特性,才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和伟大的力量,若“道”像具体事物一样有固定形态和局限,就不能称之为“道”的伟大了。

侧重点:侧重于从“不肖”这一特性出发,解释“道”能成为伟大存在的原因,突出“不肖”是“道”之“大”的前提和基础。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

意思:正因为“道”是伟大的,所以看起来不与具体事物相似。如果它与具体事物相似,那早就渺小得微不足道了。此句是从“道”的“大”这一结果出发,说明“道”因为其伟大的本质,必然呈现出不与具体事物相似的特点,进一步强调“道”的伟大决定了它不能具有具体事物的特征,否则就失去了“道”的伟大意义。

侧重点:是先肯定“道”的“大”,将“大”作为既定事实,然后阐述因为“大”所以“似不肖”,“似不肖”是“大”的一种表现和结果。

两句的差距

逻辑顺序:前一句以“不肖”为因,“大”为果;后一句以“大”为因,“似不肖”为果,逻辑推导的方向不同。

强调重点:前一句重点在“不肖”对于“道”的重要性,是从“道”的本质特性角度出发;后一句重点在“大”所呈现出的“似不肖”的表现,是从“道”的外在表现与“大”的关系角度阐述。

第三句: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

我恒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我一直有三件法宝,秉持并珍视它们。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天下人的前面。

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意思与前句基本一致,但没有表达持久性。我拥有三件法宝,持有并保全它们,一是慈爱,二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