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第5章 跳出三界外,走进红尘中

第5章 跳出三界外,走进红尘中

历和成长,都是在这些看似平常却意义深远的品德培养和行为准则践行中度过的。我们或许未曾察觉,自己一直都在这条无形的“修道”之路上稳步前行,不断完善着自己的人格,提升着自己的格局层次。每一次的挫折和身体的不适都是一种自我渡劫的方式。

一世三界善恶心,

求人渡己入空门,

万丈悬崖勒骏马,

苦海回头脱凡尘,

善恶到头终有报,

他渡不如己渡人。

有些人说我不信道,我信佛。

那我问你,你是在庙里修行,还是 云游修行?有的说我在庙里修行,每日刻苦研读佛经,把藏经阁的经书都翻烂了,甚至能够倒背如流,仿佛在佛法的造诣上已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六根清净,堪称佛法高深的修行者,就算一个人将经书里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牢记于心,对其中的教义阐释得头头是道,可他若从未迈出寺庙的大门,从未将这份所谓的“修为”转化为对他人、从未到人世间渡那芸芸众生,对社会没有任何帮助,那这样的修行又有多大的意义呢?就好比,一个大美女把自己打扮的风姿招展楚楚动人,但就是不出门,那这样的美又有谁能看到呢?

佛的本意是什么?佛的本意就是那肮脏的红尘之中唯一的一片净土。(当然,现在是够呛啦,现在是一片红尘净土里的肮脏之地)。

从那些广为流传的传说中,我们不难看出,像如来佛祖、燃灯古佛、弥勒佛等,他们哪一个不是曾经化身为凡人,深入到人间的烟火之中?去感化那些作恶多端的恶人,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去帮助那些身处困境的穷人,为他们带去生活的希望;去扶持那些坚守孝道的孝子,让他们的善举得到慰藉。佛的慈悲与善良,是体现在对芸芸众生的关怀与拯救上的,是要让每一个在尘世中挣扎的灵魂都能感受到温暖与指引。

在社会上,我们也能看到很多不是出家人却比一些出家人更慈悲善良的普通人。他们或许没有那些高深的佛法知识,也没有在寺庙里进行过所谓的修行,但他们凭借着内心的善良与正义感,在日常生活中默默地帮助他人,关心弱势群体,为社会的和谐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修行,不应仅仅局限于寺庙里的诵经打坐,也不应只是对戒律的刻板遵守。真正的修行,无论是对于出家人还是普通人来说,都应该是将善良、慈悲、关爱等美好的品质融入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实实在在地帮助他人,为社会带来一片‘净土’。

总之,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人,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俗之人,都能以一颗真正的道心去面对生活,去关爱他人,去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圆规正转,‘道’这个东西,和wi-fi,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无处不在,但是人人都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行道,道能净化心灵,大自然都在遵循自然之道,何况人乎,所以说道是浩瀚无限的。

( 渊兮,似万物之宗; )

道,这一概念不仅极其复杂高深,而且广泛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其深奥程度已然超越了人类语言所能描述的范畴,仿佛是一种隐匿于冥冥之中、难以捉摸却又真实可感的力量。

它宛如大自然所设定的无形束缚,制约着一切生命与非生命物质的运行轨迹;又如那支配着万物生息繁衍、兴衰荣辱的内在规律,默默主宰着大千世界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从广袤无垠的宇宙星空到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道’都无所不在地发挥着作用。它是星辰运转的宏大法则,也是原子碰撞的微观奥秘;它是四季更替时那无声的号令,也是生物进化历程中的神秘指引。

无论是波澜壮阔的山河大地,还是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无一能逃脱道的掌控。在它面前,所有事物皆如棋子般遵循既定规则而动,看似自由实则被其无形之力左右。而我们这些生活在尘世中的凡人,穷极一生或许也只能窥得其中一二皮毛而已。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这句话的意思简单来说就是,“道”是空虚无形的,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深远的,它好像是万物的祖宗。它描述了老子所认为的“道”的特征,即无形无象,却为万物之源,并且有着无尽的作用,就像一个深邃无比的存在,所有东西都从它那里衍生而来。

(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

那些真正能够领悟大道真谛之人,可谓是非同凡响!绝对不是一般人。

要想达到一定自己理想的境界,首先便是修身养性。让自己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