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第29章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第29章 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于羑里,为表忠心,被迫吃下用其长子伯邑考做成的肉饼,后终获释,其后代也最终推翻商朝统治.

司马懿

三国时,司马懿面对诸葛亮送来的女人衣服等羞辱,却能忍住不怒,坚守不出战,保存了魏军实力,为后来司马氏篡魏立晋奠定了基础.

而“守其雌”是一种清醒的自我认知,不被外在的虚荣所迷惑,以一种看似柔弱、退让的姿态来保全自己。这种做法就像山谷中的溪流,处于低位,却能汇聚各方力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中,“常德”是一种符合自然和道德本质的品性。也是最基本的道理,最基本的道理往往又不被人重视,就好比最不值钱的就是善良,最值得被尊敬的也是善良。

在工地上看看委屈汗水算什么,在洗浴中心看看贞洁算什么,在医院看看金钱算什么,在权力面前看看生活算什么,在小人面前看看尊严算什么!

“复归于婴儿”还可以理解为回归到一种生命最本真的状态。婴儿没有被世俗的观念所污染,没有偏见和执念,能够以最纯粹的感知来面对世界。婴儿的心也是人生在世一辈子最干净的阶段。这是一种对人类原始道德和纯粹内心世界的回溯,提示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活动中,要坚守内心的纯净之地,不让世俗的功名利禄等杂质掩盖了最本质的道德和人性。

还有一种解释可以这样来理解:当一个人变得足够强大时,尤其需要学会隐忍和保持低调,切不可肆意显摆自身的实力与成就。此时,应当如同那柔弱的女子一般,看似娇柔无力,实则内心坚韧;又好比那缓缓流淌的小溪流,平静而温和,没有汹涌澎湃的气势,却能一路向前,持久不息。

因为只有将自己的身段主动放低,让他人从表面看来觉得你不如他们,如此一来,那些心怀嫉妒或别有用心之人便不会对你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同时,也能够避免因过于张扬而引起他人的反感与排斥,从而给自己营造出一个相对和谐稳定的社交环境,更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毕竟,真正的强者从不需靠炫耀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而是凭借着内在的实力和谦逊的态度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有首诗说的好,

贤人圣贤闲人闲,

他人背后说他人,

穷人不怕勤致富,

怕苦别做人上人,

人有善心得善报,

富有别笑他人贫。

嫌弃他人穷,又怕别人富,现在这个社会大多数的人都是这个心态。

放下身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人之初,性本善嘛。让我们做回真正的自己吧!抛却外界加诸于身的种种束缚和伪装,回归到内心深处那个最为本真的自我。而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便是要寻回那份珍贵无比的童心。因为唯有那最初始、未经世俗沾染的童心,才是至纯至净、毫无杂质的存在。

更进一步说,如果能够拥有宛如婴儿一般无瑕的心态,那么周围的人将会情不自禁地喜欢上我们。婴儿刚刚降临这个世界,尚未受到尘世纷扰的侵蚀,他们的目光清澈如水,笑容温暖如阳,一举一动皆散发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和力,让人忍不住想要呵护关爱。所以啊,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我们都应当时刻铭记并守护好那颗深藏心底的童心,以最纯粹、最简单的方式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人和事。这样一来,不仅能让自己活得轻松自在,也能赢得他人由衷的喜爱与尊重。

第二句,“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这一句也是道德经的精髓。

“知其白”,意味着清晰洞察世间万象的真相与本质,明辨是非对错、善恶美丑,犹如在光明中看清一切细节。然而,“守其黑”并非是对黑暗的妥协,而是一种高深的处世态度。在知晓一切后,不张扬、不炫耀,低调内敛,以一种包容豁达的心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秉持这种态度作为天下行事的范式,那么恒定的品德就不会出现差错,只有站对队伍,才能不被排挤,最终才能稳坐钓鱼台,

反观当下,诸如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指鼠为鸭、欲盖弥彰、断章取义等行为屡见不鲜。这些行径与道的宗旨背道而驰。就如郭德纲郭先生所言:“冤枉你的人,比你还知道你有多冤枉。”那些故意歪曲事实之人,内心深处其实对真相心知肚明,却因一己私利,公然违背道德底线。他们明知是错,却执意为之,背后定然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