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范围内的人,没有不有求于大王的。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一定非常严重啊!”
齐威王听了邹忌的话,恍然大悟,深感自己确实存在被蒙蔽的问题。他立即下令:“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上书劝谏我的,可得中等奖赏;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
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谏,宫廷里像集市一样热闹;几个月以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有人想进谏,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在齐威王的积极治理下,齐国政治日益清明,国力逐渐增强。各国诸侯纷纷前来朝见齐王,齐国成为了当时的强国之一。齐威王的成功,正是“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有力证明。他能够正视自己可能存在的被蒙蔽的弊病,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以改正,从而使齐国避免了陷入政治腐败和国家衰败的困境。
孔子入太庙每事问、赵括纸上谈兵、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三则历史典故,从不同的角度生动地诠释了《道德经》中“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的智慧。在当今社会,我们也应该从这些典故中汲取智慧,保持清醒的自我认知,勇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不足,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和弊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