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赵海生又怼了王朗一句。
五分钟之后。“我现在宣布一下各人的任务啊,没有任务的人自由活动,或者自己找任务,旁观也可以。老侯,负责整理资料,之前我让你整理的资料,你到时候给大家介绍。王朗,你也负责歌词吧,主意,可以负责歌词,也可以不写,但是也要和老侯一起分析资料。”赵海生首先给两个真正干活的人搞了一个具体分工。“欣欣姐,你跟着老侯就行,具体干什么我不管啊!”赵海生把吴欣欣扔给了老侯负责,自己把白静茹和黄妙妙拉到了一边。“你们俩就要干真正重要的事情了。”赵海生对白静茹和黄妙妙说道。白静茹和黄妙妙听了都很激动,尤其白静茹,搓着小手一副急不可耐的样子。 “今晚我需要保证百分百的状态,你们俩主要负责帮我调整状态。小茹你揉脑袋揉得不错,妙妙,你的按摩功夫简直是一绝啊!今天跑步又跑得比较累……”“就这?”赵海生还没说完,白静茹和黄妙妙就异口同声地反问。“这可是很重要的工作啊!而且没有人能替代你们两个,我这个人怕生,别人近身我受不了啊!你们俩是不可替代的。”赵海生看白静茹和黄妙妙似乎有点不高兴,连忙给她们俩鼓劲,增强她们的劳动自豪感。艺术家的创作姿态往往是比较自由的,不需要循规蹈矩。比如赵海生写歌,现在他就躺在地上的垫子上,黄妙妙卖力地给他踩着腿,赵海生舒服地哼哼着。白静茹坐在赵海生前面,拿了一个垫子放在自己腿上,把赵海生的脑袋放在垫子上,两只白皙的小手,轻柔地按着他的太阳穴。当然也有卖力干活的人。老侯拿着自己的整理的资料,一字一句地念着:“吴大姐,原名……她的作品风格……,现在她紧急需要的不是普通作品,甚至两三年没有作品都行,但是她的作品一定要有政治正确导向,另外在文艺上也要达到国家最高水平……”老侯念的口干舌燥,不得不喝一口水,然后继续念。“举个例子吧,然后让王朗分析。”赵海生一边美美地躺着,一边对老侯说。王朗坐在旁边椅子上,倒是把翘起了二郎腿,但是眼睛却一直扫射着更享受的赵海生,羡慕得不得了。“吴大姐最需要的就是类似《编花篮》这类歌曲。具体分析,王朗,你来吧。”老侯说完就跑到旁边,和吴欣欣小声聊了起来,不时发出一阵笑声。王朗慢悠悠地站了起来,一边挠头一边说:“让我先想想,不着急,不着急。”“《编花篮》是民歌,看来吴大姐需要唱民歌,嗯,这个道理我懂了,就是要为人民歌唱嘛,听说吴大姐经常到各地去采风,就是想要最好的民歌。道理应该就是这个道理了。”赵海生听了,马上就夸了王朗一句,不过人还是躺在地上,接受两位美女的服务。“这样我能保持最好的状态,真的。”和王朗说完,赵海生还不忘对白静茹和黄妙妙说上一句。黄妙妙是用脚踩着按摩,倒还比较容易。白静茹就有点累了。她把赵海生枕的垫子拿下来,垫到自己屁股“我屁股坐得有点累,让我也坐个垫子吧。”白静茹解释。“哎呀,小茹你服务降级了啊!”赵海生还都囊着。王朗看得眼睛直冒火,但还得想着怎么分析歌曲。“《编花篮》是北方民歌,按道理,吴大姐现在需要一首南方民歌了,这样南方北方歌曲都有,就会显得公平啊!大家说是不是这个道理?”王朗转了好几圈,终于憋出来一句。“有道理啊有道理,王朗你进步不小啊!这么一说,我倒是有了一点眉目了。”赵海生说道。各方面因素加持之下,赵海生脑海里已经有了半首天启歌曲,仍然是有了曲子和一半歌词。“好为人师奖”来得也挺快,这一次赵海生倒是不怕麻烦了。“对了,说到南方民歌,我想起南京高淳那一带的民歌,旋律很优美,就是没多少歌词。这个咱们倒是可以借鉴一下《编花篮》的写法了。《编花篮》当初是写的采棉花,现在咱们就用南京高淳的民歌曲调,歌词写得生动一点就行。”赵海生说着就抬起了身子,白静茹连忙扶着他。赵海生起来之后,就在谱纸上写下了新天启的《采红菱》的旋律,这个确实是民歌的曲调,不过稍微加工一番。“南方的民歌歌词,咱们还是写劳动吧,但是又要有诗意,我看不如写采红菱吧,为什么要选红菱呢?主要还是一个艺术形象问题,南方那么多水乡场景,但要说最有诗意的画面,自然还是红菱。这个就不用讨论了,咱们接下来准备歌词部分,这样,王朗,你和我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