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他的腼腆一笑:“没有。”而问起苏湛和夏煜的下落,也是羞涩一笑:“不清楚。”
这个总旗王瑜出了力,以后也成了锦衣卫指挥同知,但是这都是后话了。
永乐二十一年七月,阿鲁台又来犯,朱棣又亲征去了。在一个深夜,胡濙到了军营,和朱棣谈了一夜,直到漏下四鼓才出来。
胡濙找到了建文帝朱允炆,而建文帝已经成了让蓝大师,他早已“一念放下”。
朱棣的心事了了,胡濙的任务也完成了。只是当年指示胡濙的人,他却也见不到了。
永乐二十二年五月端阳,正是一个暖日,朱瞻基在书房中,独自取了一个锦盒,打开盖子来,里面有个漂亮的荷包,荷包上画着鸳鸯戏水的图案,他还记得,这是太孙嫔曾经捡到的,是那个姓吴的姑娘绣的。但是此时,他没有心思欣赏这绣工,他缓缓打开了荷包,取出了里面纤薄的一卷白纸。
白纸上的字迹有几分歪歪扭扭,乍一看,就像是年幼的娃娃不会用笔时候写的。
这是苏湛留给他的锦囊。
两年已过,他没有忘记,他没有再见过苏湛,但是他知道,苏湛一定和夏煜在这天地间的某个角落里,过上了平静如水的生活……
他觉得视线有些模糊,却又强忍住伤痛,将那纸上的字一一辨认着读完,明明夏日里炎热的天气,却觉得已入了深秋……
朱高煦之子朱瞻圻在朱棣发兵的时候就潜伏在京城,并用快马向乐安的朱高煦传递最新消息,但是这些已经完全被得到苏湛指示的朱瞻基了然于胸。他找到了已经被他折腾的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父亲朱高炽,和他一起分食了一个粽子,粽子很甜,朱高炽感慨,好久没有过上这种父子相亲的天伦之乐了,朱瞻基不知何故,眼角有泪。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大军驻于榆木川,朱棣卒,年六十五。朱棣的内侍马云找来了杨荣和金幼孜,掩盖住了这个消息,杨荣回京,向太子朱高炽报丧,准备即位。
本来朱高炽是个没有自信的人,但是在得到了苏湛的指引之后,却平添了一份自信,终于信心满满地登上了皇位。
八月十五日,皇太子朱高炽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洪熙元年。进杨荣太常寺卿丶金幼孜户部侍郎仍兼大学士,杨士奇礼部左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黄淮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俱掌内制。当然,他不忘释放诏狱中读书十年的杨溥,进为翰林学士。
杨溥出狱的第一句话:“苏湛诚不欺我!”
十月,立太子妃张氏为皇后,并册贵妃郭氏丶贤妃李氏丶惠妃赵氏丶淑妃王氏丶昭容王氏。册皇太孙朱瞻基为皇太子丶妃胡氏。封王及王世子一批。
次年即洪熙元年,自二月十八日起,南京接连地震,计有十六次,六安卫亦发生地震。朱高炽让朱瞻基据守南京。五月十一日,朱高炽告别了他的一生,年仅四十八。六月十二日皇太子朱瞻基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宣德元年。七月初八日,尊母后张氏为皇太后,立妃胡氏为皇后。
朱高炽死后,六月的时候,朱高煦曾企图伏击从南京前往京城的朱瞻基,但是他做梦也没想到,明明埋伏的好好的,朱瞻基却像是未卜先知,或是生了翅膀,竟然到了京城!
他永远解释不了。
他并不知道,一个鸳鸯戏水的小荷包里,早已预言了一切。
当朱瞻基站在紫禁之巅,一览天下,他的眼中已经波澜不惊……
“我叫……郑景。敢问兄台?”
“在下姓贾,单名一个日月明字。”
“一见如故。走,猜灯谜去!”
……
“你不是不舍得那块玉吧?”
“那玉是我娘给我的……买你个开心。”
“不该啊!我给你赢回来!”
……
“你倒是诚实,也不枉我诚实对你,只是,可惜我一片真心,被你这暴风骤雨,打得落花流水。”
“殿下,你醉了。”
“我没醉,我清醒得很。我倒想知道,如果我让夏煜彻底消失,你会怎么样?”
“殿下,你我之间的事,何必搭上他人?”
“是不是有了他,你我之间,便再不是你我之间?”
“你我之间何止一个夏煜?不是还有孙姑娘丶胡姑娘吗?将来说不定还有王姑娘丶李姑娘,这么明显的事,又何必我说?”
“可是我是皇长孙!”
“可是——我是苏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