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坊司内,弦乐阁中灯火摇曳,丝竹之音袅袅。本文免费搜索: 看书地 kanshudi.com
李茂又一次为了歌舞姬小月一掷千金。
名贵的佳酿摆满了桌案,他只是笑着请小月为自己舞一曲、奏一支曲儿,言辞间满是温和。
还记得初次相逢,小月望向他的眼神,并非寻常歌姬那般的讨好与奉承。
那眼中,有着化不开的复杂情绪,似哀怨,又似期许。
正是这一眼,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他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那夜,李茂回到家中,小月临别时悄然滑落的那滴清泪,始终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
也许是心底的好奇作祟,又或许是身为富贵公子对身处风尘之人的怜惜,这份牵挂,让他一次又一次踏入教坊司的大门。
数月前,在一个月色如水的夜晚,小月怀抱琵琶,轻拢慢捻,为他弹奏时,李茂不经意间抬头,与小月的目光相撞。
刹那间,小月眼中闪过一抹悲伤,手指一颤,竟弹错了弦音。
小月慌忙起身,抱着琵琶盈盈下拜,可就在她抬头的瞬间,一颗硕大的珍珠般的泪,顺着她白皙的脸颊滚落。
李茂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轻声问道:
“古人云‘曲有误,周郎顾’。可这厅中只有你我二人,姑娘这般,是想向我诉说些什么吗?”
小月微微颔首,轻声答道:“公子莫要怪罪,刚与公子目光相对,小女子一时走了神。”
“为何看我,便会如此失神?”
李茂说着,走上前去,轻轻拉住小月的手,将她扶起,柔声道,“今日,不妨与我讲讲你的故事吧。”
月色渐渐黯淡,阁中烛火明明暗暗。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小月缓缓开口,说起了李茂眉间的那颗痣,与她那失散的小妹眉间的痣竟极为相似。
说着说着,声泪俱下,软语萋萋。
李茂默默为她斟上一杯酒,静静倾听。
二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倾诉着各自的心事,直至东方泛起鱼肚白,黎明悄然来临。
自那夜倾诉衷肠之后,李茂的脚步便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引,不由自主地频繁踏入那弦乐阁。
往日里,这繁华热闹之所,如今于他而言,唯一的亮色便是小月的身影。
起初,他们之间的交流,还带着些许身份带来的拘谨。
但随着相处的日子渐长,那些横亘在两人之间的阶级差异与身份束缚,仿佛渐渐消弭。
李茂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挥金如土的恩客,小月也不再是只能以歌舞娱人的卑微歌姬。
他们像是相识已久的故交,又似心意相通的知己。
小月会在李茂面前展露最真实的自己,或喜或悲,不再有丝毫掩饰;而李茂也会将自己的烦恼忧愁、人生抱负,毫无保留地倾诉给小月。
自此茂郎绝芳径,唯向卿前听乐声。以往,秦楼楚馆对李茂来说,不过是消遣解闷之地,他穿梭于花街柳巷,身边从不缺莺莺燕燕。
可如今,自从遇见了小月,那些曾经让他流连忘返的地方,都变得索然无味。
闲暇之时,李茂推掉了所有不必要的应酬与邀约,满心满眼只有弦乐阁里的小月。
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里,他静静地听着小月弹奏的曲子,那悠扬的乐声仿佛能直抵他的内心深处;他们也会一起谈天说地,从诗词歌赋到人生百态,无话不谈,不知不觉间,时光便在这温馨的氛围中悄然流逝。
渐渐的,李茂和小月之间的情谊,在这一次次的相处中,愈发深厚,如同陈年佳酿,越品越香。
颜烈作为他的剑客,无奈的只得一次次守在教坊司对面的茶楼上,那茶楼里每月添些什么新茶,有什么新菜式,他总能最先尝到。
直到这一日,李茂从教坊司出来,身上滴酒未沾,却走路无精打采。颜烈看到,慌忙前去搀扶,问发生了何事。
“我爱上了这里的一个姑娘,”
“这我知道,她叫小月”
“我想娶她回家”
“这恐怕不行。教坊司里的是官妓,不能私通买卖。”
颜烈说着,不解的问:“你便是因此事把自己搞成这幅样子?”
“颜烈,我想娶她。今日,我终于鼓起勇气把这话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了。可、可她却让我以后别再来了。”
李茂的声音里,突然染上了浓重的委屈,音量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我一直以为她心里是有我的。我只是想着,在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