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后,兄弟俩来到北海公园。
此时,北海公园边上已经围了不少钓鱼的人了。 兄弟俩来的有点儿晚,基本上稍微好点儿的位置,都被人占了。 陈向东还在人群中看到一个熟人,是住在他们家对面的三大爷阎埠贵。 阎埠贵是小学老师,现在正值放暑假,他没什么事儿,天天都会到北海公园钓鱼贴补家用。 他们家四个孩子,老大阎解成初中毕业,现在还只是个临时工,一个月工资十八块钱。 阎埠贵工资也不高,只有三十几块钱,家里还有三个孩子上学,哪怕他们两口子再精打细算,日子也过的很艰难。 为了抢占一个好位置,阎埠贵一大早就过来了,连厕所都没来得及上。 这会儿他肚子有点儿不舒服,一扭头,刚好看到陈向东兄弟俩。 阎埠贵笑呵呵道:“呦,东子,你们哥俩也来钓鱼啊?” “三大爷,收获怎么样啊?”陈向东上前打招呼。 阎埠贵苦笑着摇摇头,“哎,别提了。” 兄弟俩凑上去一看,发现水桶里只有两条手指长的小毛鱼。 五十年代起,四九城附近几个比较大的水域,每年官方都有秋捕活动,渔获还是相当可观的。 秋捕用的渔网,网眼只有孩子手掌那么大,一斤以下的鱼可以漏掉继续生长,大鱼几乎都被一网打尽了。 哪怕偶尔有一些漏网的大鱼,数量也不是很多。 加上每天都有不少人过来钓鱼,想每天都有收获,显然是不可能的,空军才是常态。 不过陈向东有外挂,那就不能按常理来论了。 陈向东看向不远处几棵大树,吩咐陈向阳:“老五,你去树底下挖点儿蚯蚓过来,我去找地方。” “好的,大哥。” 陈向阳很听话,放下水桶,捡了个树枝,乖乖跑去树下挖蚯蚓去了。 陈向东四下看了看,想找一个合适的地方。 这时,阎埠贵突然捂着肚子叫了一声,“哎呦……” “三大爷,您怎么了?”陈向东关切的问了一句。 “东子,我肚子有点儿不舒服,我这个位置先让给你钓一会儿,我去方便一下,等我回来你再把位置还给我。” “好的,三大爷,您赶紧去吧,我帮你把位置占着。” 阎埠贵把自己的鱼竿提上来放到水桶边上,这才捂着肚子往角落的厕所那边跑去。 陈向东见状也不客气,直接在他的板凳上坐了下来。 阎埠贵鱼没钓上来几条,但家伙什准备的是真齐全,连板凳都带了,这是准备打持久战啊! 陈向东坐下来,刚调整好鱼漂,陈向阳就拿着几条蚯蚓过来了:“大哥,蚯蚓来了。” 陈向东拿起一条蚯蚓,弄成两截,其中一截在掌心拍了一下,这才挂到鱼钩上。 随后一个漂亮的甩钩,鱼钩稳稳地落入了水中。 系统赠送的百分百鱼竿,哪怕没有鱼饵,也能钓上来鱼。 不过为了掩人耳目,陈向东还是按部就班,跟大家一样用蚯蚓做鱼饵。 陈向东钓鱼的时候,陈向阳也没闲着,走到水边上,提了半桶水,然后就在一旁看着陈向东钓鱼。 不到半分钟,就有鱼儿咬钩了。 陈向东微微用力,就把杆子提了起来。 鱼不大,是一条二两左右的白条鱼,不过小一点儿也无所谓,时光农场里有池塘,到时候一斤以下的鱼全都放池塘里养起来。 “哇,大哥,你太厉害了,这么快就钓到鱼了。”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陈向阳很兴奋,上前小心翼翼将鱼取下来,随手放进了一旁的水桶里。 陈向东神色淡定,挂上鱼饵,继续甩钩。 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这次陈向东故意等了几分钟才提竿。 这次钓上来的是一条一斤多重的鲫鱼。 “哇,大哥,这条鱼好大!” 一斤其实不算大,但跟刚才那条相比,确实大了不少。 陈向阳激动不已,上前将鱼解下来放进了水桶里。 刚才陈向东钓上来一条小白条,旁边的几个人只是看了一眼,并没有说什么。 这次钓上来一条一斤多重的鲫鱼,周围的人纷纷投来了羡慕的目光。 在场的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收获,但都是小鱼,半斤以上都少,没想到陈向东一下钓上来一条一斤多重的。 “小伙子,厉害啊!” 坐在阎埠贵旁边的一个五十来岁的大叔,忍不住朝他竖了竖大拇指。 陈向东笑了笑,谦虚道:“嘿嘿,运气好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