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连个墙也没有,到处都是残垣断壁,不过昆明湖是真大,北海公园跟它直接没法比。
这湖里钓鱼的人也不少,不过因为大的缘故,还有不少地方没有人,陈向东直接找了个人少的角落。 挖了几条蚯蚓做做样子,陈向东就开始了他的钓鱼大业。 昆明湖比北海公园大的多,鱼也多不少。 一个小时不到,陈向东就钓了三十几条鱼,最小的一斤重,大的一条差不多有五六斤。 陈向东来的路上已经打听清楚了,离这里不远有一家收购站,他打算再钓一会儿就把鱼拿去收购站卖掉。 这时,一个带着黑框眼镜,气质儒雅的老头背着手走了过来,“呦,小伙子,你咋钓了这么多鱼啊?” 陈向东嘿嘿笑道:“大爷,我今儿也是运气好。” “嘿,你这哪是运气好啊,你这运气都爆棚了,小伙子,你这鱼能卖几条给大爷吗?” 陈向东搞不清这老头的身份,也不敢贸然卖鱼给他。 看他像是文化人,手上应该不缺票据,便客气道:“大爷,我想换点儿油票,布票,鞋票啥的,您要是有这些票,咱俩可以换换。” 弟弟和外甥女都穿着打补丁的衣服,陈向东想换点儿布票,回去给他们做身新衣裳。 “行啊,小伙子,不过票我没带在身上,你在这儿等一会儿,我回去拿票,很快就回来。”老头子扶了扶镜框,笑眯眯说道。 “没问题大爷,我暂时不走。” 陈向东继续钓鱼,桶里装不下的,他就直接放进农场的池塘里养着。 大约过了一刻钟,老头子去而复返,不过这次他不是一个人,而是带着七八个老头老太太,浩浩荡荡朝这里杀了过来。 “我艹……”陈向东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爆了一句粗口。 老头子站定之后,气喘吁吁道:“小伙子……我看你钓的鱼多,就多叫了几个人,他们都想用票跟你换鱼。” 陈向东嘴角抽了抽,知道老头子是来找他换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带人来抓他的呢。 得亏他心理素质强大,不然这阵仗换成其他人,估计拔腿就跑了。 陈向东没接话,也没给老头子换鱼,而是在打量这些人。 虽说是自己钓的鱼,卖了也无所谓,但陈向东也怕有人举报他投机倒把。 这里离家有点儿远,他也不想为了一点儿钱和票冒险。 “来来来,小伙子,先给我换,这是三尺布票。” 见陈向东站着不动,老头子也知道他的担忧,忙解释道:“小伙子,你不用担心,我们是这附近人民大学的老师,用票换你的鱼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样啊,那行,大爷,这是您的鱼,您拿好了。” 陈向东接过票,装进口袋,然后从桶里捞了三条二斤多重的鱼递了过去。 老头高兴道:“好好好,可以可以。” “小伙子,我没有布票,油票行不行?”另一个大婶儿问道。 “行啊,油票也可以!” 但凡是票,陈向东来者不拒,没一会儿,鱼就换了一大半了。 他的口袋里也多了六尺布票,两张香皂票,五斤糕点票,二斤油票,五斤粮票。 这时,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问道:“小伙子,我有五斤棉花票,你能给我换多少斤鱼?” 这年头有三大难,一是油难,二是猪肉难,三就是棉花难,这年头一般人是舍不得把这些票拿出来的,尤其是棉花票。 布票虽然也紧张,但京城里有几个纺织大厂,偶尔有一些瑕疵布,放到供销社处理,都不要票,所以布票比棉花票要好一些。 陈向东直接给她拿了两条大的,这两天加起来差不多有十来斤了,“奶奶,给您换十斤鱼,您看行不行?” “行,行,你这小伙子年纪不大,还挺局气的。”老太太夸道。 老头子和他带来的人,全都换到了鱼,一个个提着鱼,喜滋滋走了。 众人走后,陈向东看看只剩下几条鱼了,又开始继续钓鱼,一部分收进农场池塘,一部分放进水桶,不到半个小时,又把桶装满了。 坐车回去还要花一个小时,陈向东也不打算继续钓了,准备把鱼卖掉早点儿回家。 “哎呦,小伙子,还好你没走。”陈向东正要走,就看到刚才换鱼的老头子气喘吁吁过来了。 在他身后还跟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让陈向东惊奇的是,对方竟然是个胖子。 在这缺衣少食的年代,很多人饭都吃不饱,这种体型的人,还真是不多见。 胖子眼睛不大,笑的跟个弥勒佛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