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庄背靠大山,一面环水,村子东边有条河,是永定河的分支。
爷爷奶奶住在村子最北边,二叔一家住在他们隔壁,两家只隔了一堵墙,他们屋后就是山。 村口一棵老槐树下,几个年龄大的老头老太太正在大树下乘凉,还有一帮光屁股小孩在一旁玩耍。 “六爷爷,乘凉啊。”陈向东看到一个熟悉的老头子,还跟对方打了声招呼。 村里四十几户人家,大部分都姓陈,往上数几辈都是一个祖宗,多少都是沾亲带故的。 老头子是陈向东爷爷的堂兄弟,算是比较亲的亲戚了。 “是啊,你回来看你爷爷奶奶啊。”陈长贵乐呵呵的。 “嗯,那您歇着,我回去了。” 陈向东和几个认识的人打了招呼,就背着背篓往村里走。 陈国栋当年进城的时候,本来想把老头老太太一起带过去的,但老两口不肯去,现在就由二叔他们两口子照顾他们。 陈向东还没到门口,远远就看到两个小屁孩,正光着脚丫子在门口玩泥巴。 二叔家一共三个孩子,大女儿陈晓梅比陈向东大一岁,今年十七岁了。 老二和老三是双胞胎,陈晓文和陈晓武,今年七岁,正是人憎狗厌的年纪。 俩人一脸菜色,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服,腿瘦的跟个麻杆似的,模样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要小两岁。 “大哥,你回来了。”看到陈向东回来,晓文泥巴也不玩了,赶紧跑了过来。 “大哥。”晓武了也跑了过来。 陈向东看着两人满是泥巴的手,皱了皱眉,“你俩去把手洗干净,回来给你们好吃的。” “好的,大哥。”两个小家伙一边往院子跑一边喊:“爷爷~~爷爷,大哥回来了。” 陈老头前段时间上山砍柴,遇到一头发疯的大野猪,猝不及防被顶飞出去,把腿摔断了。 此时,他正躺在院子枣树下的躺椅上抽着旱烟,听到小孙子的喊声,连忙从躺椅上坐了起来。 “哎呦,东子回来了。”陈老头说着,拿起旁边的拐杖就要起来。 陈向东快步上前按住陈老头:“爷爷,您腿还没好,别起来了,赶紧躺着吧。” 他边说边打量陈老头,发现他比上次看到瘦了一些,不过精神头还不错,他也就放心了。 陈向东放下背篓,搬了个凳子,在爷爷旁边坐了下来:“爷爷,您腿怎么样了?” “好多了,现在拄着拐能走路了。” “伤筋动骨一百天,现在才过去两个月,您还是要注意,没事就躺着歇着,爷爷,奶奶呢?” “你奶跟你二婶去挖野菜了,你这背篓里带的啥呀?” 陈向东把背篓放到老爷子面前,“娘让我给你们带点白面和棒子面回来,她怕你们粮食不够吃的。” “咱家靠山,还能缺口吃的?回头你把东西带回去,你娘要养一大家子也不容易,以后别给我们送粮食了。”陈老头嗔怪道。 “爷爷,我拿都拿来了,你们留着吃吧,对了,这里还有几条鱼,还有肉包子、桃酥和鸡蛋糕,我还给您带了一坛子二锅头。” “买这么多东西,得花多少钱啊?你哪来的钱?” “爷爷,这些是我钓鱼挣的钱。” “挣点钱不容易,可别乱花了,你娘她们身体都还好吧?” “都挺好爷爷,您放心吧。”陈向东也没说大姐家的事儿,不想让爷爷他们担心。 “对了,爷爷,我还给您带了一个手电筒,晚上上厕所的时候,你可以用这个。”陈向东赶紧把买的手电筒拿了出来。 “哎呀,这可是好东西啊,这很贵的吧?”陈老头摸着手电筒,有点儿爱不释手。 “不贵,这是我用鱼跟人家换的,爷爷,你留着用,回头电池用完了我再给你带。” “好好好。”陈老头实在是太高兴了。 这时,晓文和晓武兄弟俩已经一溜烟儿的跑了过来。 晓文把手伸到他面前,让他检查,“大哥,我手洗干净了,你看看。” “我也洗干净了。”晓武也有样学样,把他黑乎乎的爪子伸了出来。 陈向东瞥了一眼,发现两个人的指甲缝里全是黑的。 算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陈向东从油纸包里拿出两个大肉包子,递给他们,“肉包子,一人一个,拿去吃吧。” 不等他们接过包子,陈老头赶紧说道:“不许出去啊,就在这儿吃,出去可不能往外说,知道吗?” “知道了,爷爷。”两个小家伙异口同声。 现在外面很多生产队饭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