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徐氏略记 > 汉督邮徐毅

汉督邮徐毅

,再多的懊悔也已无济于事,一代神医华佗已逝,其子曹冲亦长眠地下,留下的唯有无尽的遗憾与伤痛。

作为广学博闻的医者,华佗不仅对医学理论有独特的见解,同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等多门学科。医学理论上,华佗提倡天人相应的理念,创脏象学说,完善三焦气化学说。内科上,华佗分析病因病机,在脏腑辨证体系上探寻病源,再从本而治。针灸学科上,华佗创立了华佗夹脊穴、绘制脏腑经络图像初步建立起经络循行图谱、主张针灸药综合治疗等。在华佗的所有成就中,当属外科手术、麻沸散及五禽戏,对后世的影响最大最深,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外科学的鼻祖、药物麻醉术的先驱、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首创者”。

麻沸散是华佗在精研前代医学典籍的基础上,总结前人用于战争、暗杀或其他活动中运用“迷药”的经验,配合人在醉酒时所表现出的沉睡状态后,反复实验、长期摸索而发明出的一种酒服麻醉剂。华佗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也是外科医学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华佗采用麻沸散,将病人进行全身麻醉后,先后成功实施了开切肠、剖腹取胎、切除大肿瘤等大型手术,大大提高了外科手术的适用范围和疗效,并且,使中国使用麻醉剂的历史比西方提前了将近1600多年。麻沸散的处方未能流传于世,但它对麻醉学的发展,作出了极为重大的贡献。后世医家在华佗麻沸散的影响和启迪下,结合临床经验,创造出不少新的麻醉药剂,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推动了中国麻醉学的向前发展。华佗的麻醉术还曾流传到朝鲜、日本、摩洛哥等地。公元九世纪,阿拉伯医学进入全盛时期,其中的外科手术,正是因为引用了华佗的麻醉术而得到发展。

华佗重视养生导引之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编出了一套医疗体操——五禽戏,从而开创运动医学的先河,被人们誉为“中国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的首创者”。五禽戏以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动作,每一禽戏都针对身体的某一部位而设计,如虎练骨、鹿练筋、熊练脾胃、猿练心、鸟练肺。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作为一种医疗体操,五禽戏不仅使人体的肌肉和关节得以舒展,而且有益于提高肺与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氧量,提高心肌排血力,促进组织器官的正常发育,达到畅通经络、调和气血、活动筋骨、滑利关节的作用。五禽戏自问世以来,在民间长盛不衰,直至今日仍是很多人强身健体的首选项目。经过上千年的发展,现在的五禽戏衍生出二十余种不同的流派,各具风格但殊途同归。

天人相应

华佗重视“天人相应”的观点,主张人体虽受自然界变化规律的影响,但机体亦有适应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完成自身生命活动的过程。只要掌握并适应了这条规律,就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不能适应自然界变化而出现的病变,华佗认为还是从“天人相应”的观点出发,积极探求病源,采取适应自然界变化的措施,从整体出发,秉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从本求治,才能达到“形体有可救之病,天地有可去之灾”的目的。

运养结合

华佗对“防重于治”“无病先防”“既病防变”的预防为主的思想尤为重视,他提倡养生导引,以增强人的体质;同时,华佗意识到运动对人的健康和疾病康复的重要性,从而提出“譬如户枢,终不朽也”的着名论断,从而指出“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

轶事典故

漆叶青黏散

樊阿追随华佗学医,向华佗讨教可以服用而且对人体有好处的药方,华佗给了他一方漆叶青黏散。漆叶末一升,青黏末十四两,坚持服用可以去掉三种体内寄生虫,对五脏有利,使身体轻健,头发乌黑。樊阿听从华佗的话,活了百余岁。

试医丢命

华佗行医时经过一个布店,布店的学徒想考验一下华佗。正好学徒刚吃过饭,见华佗走近,他一个翻身,跳进柜台,两手捂着肚子,摇头打滚地哀号起来,布店老板忙请华佗进店为他诊治。华佗看了看学徒的气色,又切了切脉,完了后,脸色一沉,痛惜地对老板说:“无救了,准备后事吧!”老板明知学徒是在装病,他又故意追问道:“华先生,你看这小子还有多少阳寿?”“捱不过今夜子时!”说罢, 华佗叹息着离去。他刚一转身,布店老板就在背后冷笑道:“哼,都说他是神医,我看只是徒有虚名!”然后他转过身,对学徒说道:“好了,别装了,快起来吧,人都走远了!”可不管他怎么叫唤,那学徒依旧一个劲地在地上翻来覆去地号叫,还有豆大的汗珠从额头上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