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将关羽的反应详细地呈报给了孙权,并当面向其剖析了关羽的弱点所在以及致命要害之处。
就在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 219 年)那个寒冷的十一月,孙权悄悄地率领大军向北进发。此次行动,他任命陆逊和吕蒙作为先头部队,目标直指公安(现今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一带)和南郡(也就是如今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所在地)。
陆逊和吕蒙二人领军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成功攻克了公安和南郡。紧接着,陆逊马不停蹄地继续挥师东进,长驱直入朝着宜都杀去。蜀军驻守宜都的太守樊友眼见陆逊军来势汹汹,自知难以抵挡,竟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弃城出逃。
城中其他各级官员以及当地众多的少数民族首领们,见大势已去,纷纷望风而降。就这样,陆逊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宜都。因其卓越战功,孙权当即任命他兼任宜都太守一职,并册封他为抚边将军和华亭侯。不仅如此,陆逊还上书恳请孙权能够慷慨地赏赐金银铜印等贵重物品给那些主动归顺的头目们,以此进一步稳定局势,巩固新得之地的统治。
次年,陆逊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果断地派遣麾下大将李异以及谢旌等人,统率着整整三千名英勇无畏的士卒,气势汹汹地向着刘备部将詹晏和陈凤所据守之地进发。这其中,率领水军的李异凭借着他高超的水战技巧和对江河地理的熟悉,巧妙地寻找到了水流湍急、地势险要的关键位置;而率领步兵的谢旌则身先士卒,带领着部下们勇往直前,勇猛地冲锋陷阵。
两军交锋之际,李异和谢旌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出各自兵种的优势。他们犹如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迅速地斩断了敌军的防线,一举击溃了詹晏的部队,并成功地将陈凤生擒活捉。紧接着,陆逊大军乘胜追击,势如破竹般地接连击败了房陵太守邓辅以及南乡太守郭睦。一时间,陆逊之名威震敌胆,令敌军闻风丧胆。
然而,就在此时,秭归地区的地方豪族文布和邓凯见有机可乘,便纠集起数千名少数民族士兵,与西蜀势力相互勾结,妄图负隅顽抗。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陆逊毫不畏惧,他沉着冷静地调兵遣将,精心部署战略战术。终于,在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过后,陆逊再次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成功地打败了文布和邓凯。此役过后,走投无路的文布和邓凯只得仓皇逃往西蜀,而西蜀方面竟然还将他们任命为将军。
不过,陆逊并没有给敌人丝毫喘息之机。他派出精明能干的使者,巧施妙计,对文布等人展开了诱降工作。最终,在陆逊的智谋和策略面前,文布等人权衡利弊之后,选择率领部众向东吴投降。至此,陆逊先后通过一系列精彩绝伦的战役,斩获了众多敌军首级,同时也招揽收纳了数万名兵员。
因为陆逊立下赫赫战功,孙权龙颜大悦,当即晋升他为右护军、镇西将军,并赐予他娄侯的爵位。此后,陆逊并未满足于眼前的胜利,而是继续为东吴的长远发展出谋划策。他深知要想稳固统治刚刚收复的荆州地区,必须安抚当地人心。于是,陆逊向孙权建议应当给予那些新近归附的荆州人士一定的官职,让他们能够为江东政权效力。孙权对于陆逊的这个建议深表赞同,欣然予以采纳。
夷陵破刘
曹魏黄初二年(公元 221 年),正值金秋时节,秋风送爽,却也吹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气氛。这一年的七月,蜀汉昭烈帝刘备亲自统率各路大军,气势汹汹地向着江东之地进发,目标直指东吴霸主孙权。一时间,战云密布,山河变色。
面对来势汹汹的蜀军,孙权深知不能掉以轻心。他急忙派遣南郡太守诸葛瑾前往刘备军中,试图通过和谈来化解这场即将爆发的战争。然而,此时的刘备一心想要为结拜兄弟关羽报仇雪恨,根本听不进诸葛瑾苦口婆心的劝告。
与此同时,东吴国内谣言四起。有人传言说诸葛瑾暗中派人与刘备勾结,图谋不轨。这一谣言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孙权的心窝。但陆逊却深知诸葛瑾为人正直忠诚,绝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上奏孙权,表示诸葛瑾对东吴忠心耿耿,绝无背叛之意。
时光荏苒,转眼间来到了孙吴黄武元年(公元 222 年)。蜀汉中王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再次集结大军,猛烈进攻吴国的西部边境。战火熊熊燃烧,生灵涂炭。
面对刘备的疯狂进攻,孙权经过深思熟虑后,毅然决定任命陆逊为大都督,并赐予他假节之权。陆逊临危受命,肩负起抵御蜀军的重任。他迅速召集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一众将领,率领五万精兵强将奔赴前线。
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就此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