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徐氏略记 > 南朝齐大臣徐孝嗣

南朝齐大臣徐孝嗣

,由于各方利益难以协调一致,他们始终犹豫不决,迟迟未能下定决心。就在众人相互争执、举棋不定之时,他们的密谋竟然不慎泄露出去,最终导致江氏兄弟在永元元年(公元 499 年)惨遭诛杀。

江氏兄弟的死讯传来,整个朝堂为之震动。萧遥光和徐孝嗣二人更是惶恐不安,如坐针毡。到了永元元年八月丙辰日(公元 499 年 9 月 3 日),原本萧宝卷打算任命萧遥光为司徒,并让他返回自己的府邸。但此时的萧遥光早已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他深知此番进宫领旨极有可能是有去无回,于是心生恐惧,不敢贸然入宫。于是就在当天率先发动了起兵叛乱这一惊天动地的举动,消息传到宫中,萧宝卷急忙召见徐孝嗣以及其他一众官员入宫守卫皇宫和各个城门,并另外派遣萧坦之前去征讨萧遥光。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萧遥光的叛乱很快便被成功地平定下来。而在此之后没多久,徐孝嗣因功得到晋升,荣升为司空一职。

然而,尽管位高权重,但徐孝嗣内心深处却始终无法安定下来。原来,在叛乱发生期间,他曾经试图寻找机会与沈文季共同商讨应对之策,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沈文季似乎一直在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使得两人之间的交流难以深入开展。不仅如此,当他获得司空这一高位之后,更是多次推辞谦让,表示自己无意担任此职,甚至还请求辞去丹杨尹这一职务,只可惜这些请求都未能得到应允。

更为糟糕的是,当时统领军队隶属于徐孝嗣麾下的虎贲中郎将许准,曾经积极地游说着徐孝嗣,认为眼下正是起兵废掉昏庸无道的萧宝卷、另立新君的绝佳时机。面对这样极具诱惑力的提议,徐孝嗣却表现得犹豫不决,迟迟未能下定决心采取实际行动。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萧宝卷之所以一直没有对徐孝嗣动手,仅仅只是因为觉得他身为一介文官,而且其政治立场并不明确。但是,萧宝卷身边那些得势的宦官和宠臣们可不会轻易放过徐孝嗣,他们不断地在皇帝耳边进谗言,极力劝说萧宝卷除掉徐孝嗣以绝后患。同年十月乙未日(公元 499 年 12 月 11 日),深秋的寒风裹挟着丝丝凉意,吹过华林省那巍峨的宫殿。这一天注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萧宝卷端坐于华林省内殿之中,面色阴沉,眼中闪烁着冷酷与决绝之光。他目光凌厉地盯着下方跪着的徐孝嗣,嘴角微微上扬,透露出一抹令人不寒而栗的笑容。

随着一声令下,茹法珍手捧着一壶毒酒,缓缓走到徐孝嗣面前。然而,面对这即将到来的死亡威胁,徐孝嗣的神情却丝毫未变,仿佛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他只是平静地转过头,看向身旁同样面临厄运的沈昭略,轻声说道:“当初始安王起兵起事之时,我本有意打开城门响应于他。倘若那时你的叔叔能够应允此事,或许便不会有今日这般令人扼腕叹息的结局了。”

听闻此言,沈昭略先是一愣,随即便怒不可遏地指着徐孝嗣大骂道:“废除昏庸无道之君,拥立贤明有德之主,此乃古往今来顺应天道、造福苍生之举!然汝身为堂堂宰相,却毫无作为,致使国家陷入如此混乱不堪之境地,落得如今这般凄惨下场,皆是咎由自取!”

话音未落,沈昭略更是抄起身边的一只瓯碗,狠狠地朝徐孝嗣砸去。那瓯碗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精准无误地击中了徐孝嗣的脸颊,顿时鲜血四溅。

“就让你这无能之辈做个破面恶鬼去吧!”沈昭略咬牙切齿地吼道。

徐孝嗣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脸上依旧波澜不惊。他接过茹法珍递过来的毒酒,仰头一饮而尽。那一壶毒酒足有一斗有余,但他却如同品尝美酒一般,毫不迟疑地将其一饮而尽。

片刻之后,毒性发作,徐孝嗣的身体开始剧烈颤抖起来。但他依然强忍着剧痛,挺直身躯,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最终,这位年仅四十七岁的忠臣良相,带着无尽的遗憾和不甘离开了人世。徐孝嗣去世后,朝廷公然宣布他是被诛杀的。这一消息传出,众人皆噤若寒蝉,无人胆敢前往为其送丧。然而,就在这样一片沉寂之中,却有一个名叫魏温仁的会稽人挺身而出。

魏温仁不惧朝廷的压力和可能带来的风险,毅然决然地来到了徐孝嗣的灵前。不仅如此,他还慷慨解囊,出资帮助徐家筹办丧事。在那个充满恐惧与冷漠的时刻,魏温仁的义举无疑成为了黑暗中的一丝温暖曙光。

时间转眼来到了中兴元年(公元 501 年),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曾经不可一世的萧宝卷最终迎来了自己的末日,他惨遭杀害,连帝位也被追废。而此时,掌握大权的萧衍则改立萧宝融为新帝。与此同时,或许是出于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