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的寝宫内,夜色深沉,殿中烛火摇曳,映得她的面容若隐若现。赵长林立在殿前,神色恭敬而谨慎,目光却带着一丝隐隐的不安。
“赵家既已决意效忠皇后,便愿为皇后分忧。”赵长林低声道。
皇后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唇角微微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赵家果然是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出正确的选择。”
赵长林低头,心中却暗自权衡。这宫廷之中,站错队的代价往往是满门抄斩,他这一步棋,未尝不是孤注一掷。
皇后将茶盏放下,缓缓道:“沈怀佑的势力已然根深蒂固,单靠赵家,怕是难以撼动。”
赵长林沉声道:“皇后放心,赵家虽不比往昔,但要削弱沈怀佑,仍有几分手段。”
皇后轻笑一声,眼底闪过一丝冷意:“本宫自然知道赵家手段不俗,不过……若是少了些助力,恐怕胜算仍不够。”
赵长林心中一凛,立刻明白皇后想借他之手拉拢更多势力。他沉吟片刻,道:“不知皇后殿下可有属意之人?”
皇后目光幽深,缓缓吐出一个名字——“璃音。”
赵长林神色微变,他自然知晓这个侍女的存在。起初他未曾在意,但近日频频听闻她的名字,如今连皇后也开始关注她……这女子,绝不简单。
“皇后的意思是?”
皇后微微一笑,语气淡然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璃音虽为宫女,却深得尚仪局重用。本宫听闻,她在赵家之事上,亦有不少暗中推动。”
赵长林心中一沉,他素来谨慎,如今却忽然意识到,他的一举一动,似乎都未能逃过这名女子的算计。
皇后看着他脸上的微妙变化,嘴角笑意更甚:“赵大人,本宫要你去试探她。”
赵长林深吸一口气,低头应道:“臣明白。”
尚仪局内,凰瑶端坐在案前,手中缓缓摩挲着一只香囊,目光沉静如水。
影十一站在暗处,低声道:“小姐,赵家已经投靠皇后,而赵长林近日密切关注您的动向,似乎有所察觉。”
凰瑶轻轻一笑,眸中闪过一抹冷意。
“察觉又如何?赵家已然入局,想回头也晚了。”她声音淡淡,透着不容置疑的从容与自信。
影十一微微低头,神色恭敬:“小姐可要提前布置?”
凰瑶思索片刻,缓缓道:“赵长林此人行事谨慎,若他察觉不对,必定会有所反应。”她轻轻拂过香囊,语气淡然,“但他若想来试探我,便让他看看,我到底是何等角色。”
影十一垂眸,心中却微微一震。他跟随凰瑶多年,深知她手段凌厉,如今赵家主动试探,只怕……是自寻死路。
“小姐要如何应对?”
凰瑶唇角微微勾起,缓缓吐出两个字——“引蛇。”
三日后,赵长林借着宫中事务,终于找到了与璃音(凰瑶)单独交谈的机会。
太液池畔,水波粼粼,赵长林立在一旁,目光淡淡地扫过身旁侍立的女子。
“璃音姑娘,你近日风头甚盛。”赵长林声音温和,似不经意地开口。
凰瑶轻轻一笑,微微低头:“大人谬赞,璃音不过是尽本分之事。”
赵长林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继续道:“本官听闻,赵家的决策中,你亦曾有所推波助澜?”
凰瑶神色不变,仍旧恭敬有礼:“大人抬爱,璃音不过是一介宫女,如何能左右赵家的决策?”
赵长林微微一笑,目光幽深:“璃音姑娘何必自谦?本官倒是认为,姑娘绝非寻常之人。”
凰瑶抬眸,目光澄澈,语气恭敬却不卑不亢:“大人若是信不过璃音,大可直言。”
赵长林盯着她,试图从她的神色中找到一丝破绽。然而,他失望了。
这女子,太沉得住气了。
片刻后,他缓缓一笑,语气放缓:“璃音,赵家如今已无退路,你既然身处其中,不妨考虑清楚——你到底站在哪一边?”
凰瑶心中冷笑,面上却波澜不惊。
“璃音不过是一介宫女,能站在哪里?”她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忽视的锋芒,“大人是聪明人,应当明白,在这深宫之中,有些话说得太早,并非好事。”
赵长林瞳孔微缩,隐约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他缓缓点头:“璃音姑娘果然聪慧。”
凰瑶微微一笑,屈身行礼:“大人谬赞,璃音先行告退。”
她转身离去,衣袖翻飞间,仿佛带走了这一池的波澜。
赵长林望着她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