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瑶的举动,像一块石子投入了深潭,激起了层层涟漪,而她的冷静与决绝,已经让朝堂中的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威胁。皇帝那番话过后,朝中的气氛变得愈发紧张,几位重臣神色各异,有的目光闪烁,心中盘算着应对之策;有的则若有所思,已经开始为自已的一条退路打算。
而凰瑶清楚,她所揭露的这些证据,虽能让她短暂地取得优势,但绝非最终的胜利。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几日后,凰瑶接到了一封宫中传来的密信。信上只是简单地写着:“今夜,月明之时,鸳鸯阁见。”
凰瑶心中微动,立刻意识到这封信并非单纯的传讯。鸳鸯阁,乃是皇宫内一座偏僻的楼阁,历来是权臣和宫中密谋之地。这个地方并不为大多数人所知,唯有一些心机深沉、背景复杂的权贵,才会在此藏匿商议。
显然,今天的约定,不是一个简单的会面,而是一场深藏的博弈。
她仔细思索片刻,便决定亲自前去。她知晓,这个时机至关重要,若能够从这场私密的会面中获得有力的筹码,她便能在即将到来的权力斗争中占得先机。
夜幕降临,月光如水洒落大地,凰瑶换上一身深色夜行衣,轻手轻脚地从宫中的小门离开,伴随着影十一的身影。二人如幽灵般穿行在皇宫的阴影之中,渐渐接近了鸳鸯阁。
鸳鸯阁的楼阁之中,一盏盏灯火微弱,却正好映照出里面几人的身影。凰瑶没有贸然进入,而是借着月色,靠近了阁楼外的一处窗台,悄然窥视。
她的心中已隐隐猜测,这场会面之所以设在如此隐蔽之地,恐怕并非单纯的密议。很可能,这其中的某些人物,已经开始明目张胆地行动,准备让自已陷入更深的困境。
窗内,几人低声交谈,凰瑶细心听去,只听得一阵阵话语传出,字字诡异。
“沈怀佑死后,那个凰瑶倒是出奇的聪明,我们若不早作准备,恐怕以后会被她掌控局面。”
“你放心,凰瑶不过是个女子,纵使才智过人,也不过是依靠了皇帝的庇护。皇帝如今虽暂时宠信她,恐怕很快就会对她产生疑虑。”
“可我们不能忽视她背后的支持力量,尤其是王后的态度。若她真如外界所传那样已经得到了王后的支持,那我们再对她动手,便是自寻死路。”
“所以,我们需要在她掌控权力之前,将她打下去。她现在需要依赖的是证据,而我们只需要制造一点疑云,就能让她的计划崩塌。”
凰瑶暗自听完,心中已有了计较。果然,她的对手比她想象的还要狡猾,背后已经开始运作。而自已,恐怕并不是唯一的棋子。
“影十一。”凰瑶轻声开口,身旁的影十一立刻屏住呼吸,待命。
“这次,你去带回一些东西。”凰瑶低语,目光冷冽,“从鸳鸯阁出来的那几位人物中,肯定有些可以为我所用的人物。”
影十一没有任何犹豫,点了点头,随即消失在黑暗之中。
午夜时分,凰瑶返回宫中,心中依然无法平静。她知道,今晚的这一场博弈,只是开始。她虽然揭开了一部分真相,但她所面临的敌人,远比她想象的更加强大。而她,已经站在了一个两难的境地——既不能轻易暴露自已的身份,也不能放任这些敌人继续发展。
几日后,凰瑶决定将计划付诸实施。她召集了宫中密切关注她的几位友人,王后已经在她的手中,他的支持成了她的一张牌,而其他的一切,则要依赖她自已去调动。
她深吸一口气,轻轻捻起案上的一支毛笔,向皇帝上奏了一道密旨:“求皇上明察,关于沈怀佑死后宫中权臣之事,臣女恐有人为谋,暗藏危机。若继续纵容,恐将危及大局,请皇上高瞻远瞩,尽早予以彻查。”
这一番话奏上去,瞬间引起了朝中一片哗然。几位曾与沈怀佑为伍的权臣开始急躁,纷纷上奏,试图为自已辩解。但凰瑶已经不再是那个站在幕后的小人物,她的每一步,都是精心布置的棋局。
皇帝的目光冰冷,最终决定亲自审查此事。经过一番紧张的查验,揭露了一个又一个的幕后黑手——这些人正是凰瑶在这段时间里精心布置的伏兵,她早已将这些权臣的罪行牢牢掌握在手中。
而这一切的胜利,正是凰瑶深思熟虑后的结果。她不再仅仅依靠外力,而是逐步掌控了自已手中的权谋,逐渐走向了她心中的目标——成为这个宫廷中最强的掌控者。
凰瑶站在宫殿的窗前,月光洒在她的身上,她的心境却异常平静。接下来,她的道路,将是无人可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