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馨既已定下了今后的路子,那她的正式封号也要尽快落实才好,不能总是‘兰公主丶兰公主’的叫着,却没个正式的品级封号。六月里,乾隆下旨封了兰馨为和硕和敏公主,并将她赐婚给厄鲁特郡王罗布扎。
旨意一下,婚期仪程等也都相继提了上来,兰馨一下子就被各种琐事缠上了,每天被嬷嬷们拉着学东学西的,根本没空与和端几个说话。
和端与晴儿几个体谅兰馨的辛苦,也不怎么去找她,只是偶尔见上一面,让她不要逼自己太紧,注意修养等,说不上几句便也告辞了。
其实和端近来也不怎么闲,兰馨一嫁,她与晴儿便是宫里年纪最大的女孩子了!不得不提一句,乾隆当真没女儿缘,这些年过去了,儿子多了不少,宫里的格格还是那么几个,男女比实在是太过惨烈。
虽说宫里的公主格格们出嫁也有晚的,晴儿更是被老佛爷直接点名,说要‘留上几年’。可是她们也得学习一些东西,准备以后嫁人用了。
平时和端会跟着谨嫔学些,沈嬷嬷也刻意教导她,只是终没有什么大的事务能让她练手,见识一下。这下兰馨要出嫁了,皇后正在往兰馨的嫁妆里塞东西,理库房看帐,想了一下,就把晴儿和端都叫了去,顺手给她们一些指点,尽了自己嫡母的义务,也算卖了人情。
而且她还挺喜欢俩孩子的,和端更是亲近些,自然能提携的地方,就不忘拉一把。
是以和端在几日里见到了各色绫罗刺绣,各种古玩珍藏,皇后不时说一下哪些可做礼送了人,不同的人送什么合适,哪些看着漂亮其实不值什么,哪些看着不显眼却是难得……总之和端与晴儿过得也是充实得很,学到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八月,乾隆开始了他的木兰秋狝之旅,此次秋狝,乾隆带上了不少王公大臣,还有随侍的妃嫔,至于皇子就更不用说了,几乎能上马的是一咕噜全打包带走,连和端与和嘉都能与自己的生母一路,加上一众侍卫,队伍不可谓不浩大!
老佛爷年事已高,便没有同往,晴儿便留在宫中陪着老佛爷,而兰馨婚期将至,也没能随行,两人对和端能同往木兰围场,私下里表示了强烈的嫉妒,要求和端好好记下沿途的事儿来,回来一一说与她们听!
而皇后要忙着兰馨的婚事,也留守宫中,跟去木兰围场的后妃,只有纯贵妃与谨嫔加上两个贵人,本来乾隆是要带上令妃的,只是那拉氏现下看着她已是不
喜许久了。
对于令妃近来时常身虚体弱,乾隆屡屡往延禧宫跑的事,后宫妃嫔已是明里暗里在皇后这抱怨了不少次,眼药也上了不少,那拉氏压抑很久了,只是乾隆近来越来越不理会她的话,现下正好因令妃‘体弱’为名,把她从单子里撸下来!
那拉氏心里暗笑,‘看你还装病!以为我不知道那胡太医拿了你的好处不成!’
和端几天里一直忙忙碌碌的打包收拾东西,拼了命的回想上一世出门旅游的时候,自己是怎么准备的,然后列了个单子下来,只是她又不清楚木兰的气候环境,不晓得这些物什有用没有,自己的宫女在这事儿上也不顶用,无奈下,和端只好求助她额娘。
夏雨荷起码还是在宫外长大的,当年又是一路往京里走,多少算出过门的,多少知道要带些什么,沈嬷嬷又是个能干管事儿的,早已备好了一些常用的东西,又往别处问了随侍过的人,生怕有什么落下的,是以谨嫔这儿是备得妥妥的。
谨嫔本就为和端收拾了一些,只是还没给她送过去,现下见女儿拿了自个儿写的明细颠颠儿的跑来找她,谨嫔也就一样样的看了,然后告诉和端差了什么要补上,什么多馀了不用带……
和端回屋时,手上的单子已被改得面目全非,她发现古代出行真是不方便得很,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零零碎碎的,什么都有。看着夏雨荷给送来的那几个大包裹,想起自己还有很多要收拾,和端那久违了的亲自动手一次的想法一下子熄灭了,把单子甩给宫女,睡觉去也~
在出行前一天,乾隆按例祭天奉祖,第二日一早,他便着了戎装,往慈宁宫与老佛爷告别,又嘱咐了皇后看顾好后宫,便领着一众人马,在留守官员的跪送下,浩浩荡荡的往木兰去了。
和端前一日已与一干人等告别,现下她与和嘉同坐在一辆马车上,听着外面山呼‘万岁’的声音,两个女孩子都知道已是出了皇城了,这分明是沿途有百姓在围看木兰秋弥的盛大队伍。
两人都是从小在宫里长大,几乎没出过皇宫的,出远门更是第一次!一时间都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