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兰馨。
十岁以前,我是齐王府的大格格,也是阿玛和额娘唯一的女儿,整个王府里唯一的小主子。每一个人都宠着我,惯着我。我可以提任何要求,偶尔的无理取闹和任性,都被阿玛和额娘所包容,只因为我是他们的掌上明珠,唯一的!
我的阿玛是我眼中的大英雄,他时常要身着战袍,前往战场,为大清冲锋陷阵。
记忆里,阿玛有着魁梧的身躯与□的脊背,他可以轻而易举的将我抛起来,再接住,同时问我“兰儿怕不怕!”,我总是一边大笑,一边高声回到:“兰儿不怕!阿玛,再高一点啊!”
每当这个时候,额娘就会站在一旁,笑着叮嘱阿玛,让他小心一点,不要摔着我,却从不会阻拦阿玛,因为额娘常说,她小时候,郭罗玛法也常常这样逗着她玩,额娘也从来没有害怕过。
我的额娘来自蒙古翁牛特部,是草原上的明珠,每当阿玛出征时,额娘最喜欢抱着我坐在院子里,给我讲她的家乡,那个有着蔚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场,清澈的湖泊的地方。
额娘说,蒙古的天空是一望无际的,总有最雄健的海东青飞过,草场上总是有着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马群,以及永远不会停歇的悠长舒缓的牧歌。每当夜幕降临,大家会围着火堆,喝着马奶酒,拉起马头琴,美丽的姑娘们就在人群中跳着舞……
从那时起,草原就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根,我总想着,有一天,阿玛和额娘会带着我,到那个额娘说,有着疼爱我的郭罗玛法和郭罗妈妈的地方。
只是,这一切都在阿玛战死沙场的那一刻成为了永远的梦,一个永远无法企及的梦。
我永远记得额娘知道这个噩耗时,那苍白的模样,我总觉得有什么从她的身体里消失了一般。
她似乎一下子就萎靡了下去,每天都抱着我流泪,却在下一刻又毫无预兆的推开我,独自走开。我很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幸好有崔嬷嬷在我身边,安抚我,照顾我,我才没有因为阿玛的离世,额娘的无常而不安惶恐。
我想,额娘许是被阿玛的离世打击太深,以至于陷入了无尽的绝望中,当阿玛的遗体被运回京后的第二天,我在他们的屋子里看见了额娘冰冷的身体,崔嬷嬷告诉我,额娘是为阿玛殉情了。
我在灵堂里跪着,麻木的向前来致哀的人磕头,崔嬷嬷说,阿玛额娘不在了,王府就要被朝廷收回,那我会怎样呢?崔嬷嬷看着我,说也许是被送到哪户人家养起来吧,她说,‘不论去哪,奴婢也会一直陪着格格的!格格不要害怕。’
只是,想起那种寄人篱下的日子,我却还是忍不住的担忧与害怕。
原来
我真的会被别人收养,只是,意外的是,收养我的,是当时的娴皇贵妃,也就是说,我,会成为皇家的养女,今后,那个只在阿玛额娘口中听过的皇上,会成为我的‘皇阿玛’,而阿玛和额娘,我已经不能再这样称呼他们了,皇上和皇贵妃娘娘,才是我的‘阿玛,额娘’……
宫廷里的日子,充满着小心翼翼,我无时无刻的注意着自己的言行,不敢多说一句,多行一步,生怕在无意中就得罪了谁,给额娘添麻烦。
虽说额娘待我很好,但是我还是丝毫不敢放松,在规矩上也更下功夫,只因为额娘是满宫里都知道的规矩最好,也最重视规矩的人。
崔嬷嬷想方设法的为我打听出了宫里各个人的喜好,我也知道了额娘有一个差不多是她养大的格格——和端。我知道,我必是要与这位格格处得好才行的。
所幸,和端很好,她不任性,也不娇纵,老佛爷与额娘都很喜欢她,和端时常陪我说话,我们在一起刺绣,看书,练字……和端的存在,让我慢慢平覆了对皇宫的恐惧。
后来,额娘做了皇后,宫里的人对我的态度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我成为了他们口中的‘兰公主’,而我,也学会了怎样在皇宫做一个合格的皇家女儿。
再后来,老佛爷的身边多了一个晴儿,我看着她的样子,想起了初入宫时的自己,不免对她心存怜惜,想起我们那相似的身世,更是忍不住在各处提点她,慢慢的,我,和端,晴儿,我们三个成了最好最好的姐妹。
时间过得很快,我已是到了要出嫁的年龄,皇额娘对我提起这事儿时,我是满心的憧憬,我希望未来的额驸能够像我的生身父亲一般,不用有潘安貌,也不必文韬武略无所不精,只要有让我安心的温暖怀抱就好。
只是我不敢告诉皇额娘,只说任凭她做主,我相信,皇额娘会为我寻得良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