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想来是纯贵妃担心小儿子日后没有母亲帮护,而三阿哥又招厌弃的情况下,遭到宫中势力倾轧,所以才想出如此办法来,让永瑢脱离这个是非圈。
而接下来的事儿,才让和端吃惊。
皇后要为和嘉找婆家,和端是知道的,这也是纯贵妃的请求,她
病重之际,想看着女儿出嫁,也是人之常情。只是和端忘了,她比和嘉年长,按道理,她该是先出嫁的才是,虽说和嘉情况特殊,但是乾隆的意思,还是想让和端在和嘉之前出嫁,始终,和端的年纪,也真是不小了……
皇后在和端的婚事上有一定的话语权,她又答应过谨嫔,是以从乾隆那儿争取到了和端留京的机会,那拉氏告诉和端,“和嘉已是定了,额驸就是富察家的富隆安,我原先本是替你看重了富察明瑞,只是现下却是不行了。”
“这事儿又匆忙了些,皇额娘却也要仔细的给你挑拣的。”说着说着。就开始与谨嫔一道儿,给和端看手上的册子,和端也算是体验了一把当年兰馨挑花眼的待遇。
只是看着看着,和端脑海里就不知不觉冒出台斐英阿的样子来,那些日子的相处,终是让和端有了些许悸动,只是她却是不敢表现出来,只怕天不遂人愿,倒白白让她成了个伤心人。
可是有些人,有些情感,却是忘不掉的,和端越是不想去在意,就越是想起两人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他的絮絮叨叨,他的仔细认真,他的默默关怀,他的……此时才恍然发现,台斐英阿的一言一行,她都记得真切,每一个表情动作,都犹在眼前,就像刻在了脑海中一般。
‘难道我真的陷进去了不成?’
和端在灯下无意识的翻看着自己的‘额驸候选集’,想着这是一辈子的事儿,终于下定了决心,找到了谨嫔,纤巧的手指划过一个个名字,最终,在库雅拉.台斐英阿上停下来,然后状似十分无意的对谨嫔道:“额娘,干脆就选他吧!”
谨嫔看着对面坐着的女儿,即使烛光朦胧,她也能发现和端的脸在她的注视下,一分分的红起来,就像个苹果似的,却依然倔强的与自己对视着,那眼里满满的期待与坚定,再是显眼不过。
“库雅拉.台斐英阿?”谨嫔低声呢喃着,“这不是前段时间,皇上才嘉奖过的那位?”“就是他!”谨嫔看着立时接话的和端,“他有跟着出巡,你们不会是……”和端见谨嫔的脸色开始变得难看,突然想起她的过去,忙急急表白,又将出巡的事儿,挑拣着又说了一些,谨嫔才慢慢回覆过来。
“女儿不是不知轻重的,绝对没范了规矩。”和端仔细观察谨嫔脸色,“只是与其嫁一个只在纸上看见的人物,我更愿意嫁相处过的人,这个台斐英阿,女儿好歹也与他一路走了些时日,自觉他是个有担当的,想来女儿
以后也不会难过。”
谨嫔只这一个女儿,自然想她今后无忧,她本有其他人选,现下见和端如此,颇是犹豫,和端见她还有犹色,“额娘,这白纸黑字,哪能真做的了准?您难道忘记兰馨当年,皇额娘已是那么细致的查探了,最后还不是差点着了道!”
谨嫔思量几番,又与和端仔细谈了许久,才同皇后交换了想法,又是一番忽悠,最终敲定了和端的额驸。
乾隆对台斐英阿印象很好,想起遇刺时,台斐英阿表现英勇,而和端对台斐英阿也很关心,特别是‘挡刀’的那段,乾隆想起就觉有趣,‘两人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自觉因为自己英明神武的出巡决定,成就了一对好姻缘的乾隆皇帝,十分高兴的让人拟旨去了,只等两个女儿册封公主之位后,就明发圣谕。一边授意内务府,让他们准备起来。
和端觉得,自从自己厚脸皮去找谨嫔,然后乾隆定下了台斐英阿后,自己就像患上了婚前恐惧症一样,对自己今后的生活产生了种种的惶恐,其中最多的,便是担心台斐英阿心里抵触这桩婚事!
和端心里很忐忑的,作为一个受了多年封建教导的皇家格格,她心中始终还是存有上一世的记忆,恋爱是不用想了,但是结婚,她至少还是希望是在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
只是她却是没有别的更好的人选,况且和端觉得自己既然喜欢台斐英阿,那还是在可能的情况下,抓住这个人比较好,反正这时候都是拴婚,也没见过谁家孩子是自由组合的不是?!
可是,每天还是忍不住担心‘他会不会有喜欢的姑娘了?!’‘他会不会不喜欢我啊?!’甚至于‘他喜欢的到底是男是女啊?!’……真的够了,指婚旨意都还没下呐,再快也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