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间。
穿蓝布褂子的服务员领着他们入座。
墙上贴着“勤俭节约”的宣传画,角落里摆着个红漆柜台,玻璃罐里装着徙河特产的蜂蜜麻糖。
几人入座后,三小只专心对付手上的油条,王建军看了看菜单:
“同志,先给我们来四碗打卤面,再加份熘肝尖。”
“对了,你们这儿有儿童餐碗吗?”
服务员是个扎着大辫子的姑娘,笑着点头:“给孩子们用搪瓷碗吧,摔不坏。
你们家这孩子长得真俊啊!”
她弯腰对三个小丫头眨眨眼:“阿姨给你们多浇一勺卤。”
等菜的工夫,王建军指着窗外给孩子们讲故事:
“瞧见那棵老槐树没?当年打鬼子的时候,游击队员就在树底下……”
三个小丫头听得入神,连油条都忘了吃。
忽然街对面传来“叮铃铃”的自行车铃声,几个穿工装的青年推着自行车经过。
车把上挂着网兜装的饭盒,说说笑笑地往钢厂方向去。
“二叔,他们去哪儿呀?”
菲菲扒着窗户问。
“他们上班呢。”
王建军摸摸她的小脑袋:“徙河钢厂可是出特种钢的地方。”
正说着,服务员端来了热气腾腾的面条,王建军又点了几个菜。
小靖雯用筷子卷面条,结果不小心甩了自己一脸卤汁。
瑶瑶赶紧掏出小手绢给她擦脸,菲菲已经埋头“吸溜吸溜”地吃了起来。
吃了两口,小靖雯这才觉得有些不对劲:“爸爸,你怎么不吃啊?”
“爸爸等会要出去一下,你们先乖乖跟奶奶在这吃饭。
爸爸一会儿就回来知道吗?”
小靖雯正笨拙地用筷子夹一块红烧肉,小嘴油汪汪的:
“那爸爸要快点回来哦!”
肉块“啪嗒”掉在桌上,她赶紧用小手抓起来塞进嘴里,腮帮子鼓得像只小仓鼠。
有些不好意思地朝王建军傻笑。
瑶瑶和菲菲也关心了王建军几句,让他办完事就快点回来。
王建军见她们埋头吃得香就走了。
王建军走后。
“奶奶,你知道爸爸去干什么吗?”小靖雯举着啃得乱七八糟的排骨问道。
王母给她擦了擦小花脸:“爸爸肯定是去忙正事儿呢。”
三个小丫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继续埋头苦吃。
瑶瑶突然拿出一个碗夹了几块肉在里面:“给二伯留点肉肉。”
王母老怀欣慰:
“哎呀,我们瑶瑶真乖!”
小靖雯和菲菲也急忙表示,尤其是小靖雯,直接用小爪子给她爹抓肉。
窗外,阳光掠过徙河县的屋顶,为这座尚未经历灾难的小城镀上温暖的金边。
三个小家伙可能是饿坏了,又或许是早上在北戴河的运动量太大了。
她们不仅把面吃得干干净净,连其他菜都挑着吃了个精光。
不过留给王建军的饭菜倒是一点没少。
小靖雯捧着比她脸还大的搪瓷碗,咕咚咕咚喝完了最后一口蛋汤,嘴边沾了一圈油花。
“哈~”
小靖雯满足地擦了擦小嘴巴。
“奶奶,我还能再吃半碗。”
一旁的菲菲眼巴巴地望着王母,小手摸着圆滚滚的肚子。
王母笑着用帕子给她擦嘴:
“再吃小肚子要撑破啦。”
转头看见小靖雯正偷偷用筷子蘸着桌上的芝麻酱往嘴里送,赶紧把碗收走:
“乖,咱们歇歇等你爸爸。”
“哦,那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王母也不知道王建军什么时候回来,只见左右看了看:
“你们看那短短的针指向那个地方,你爸爸可能就会回来了。”
此言一出,三个小家伙齐齐跑到挂钟前昂着小脑袋随着指针转圈。
王母:……
徙河国营饭店的挂钟指向下午三点,三个小丫头已经第无数次跑到门口张望。
“二叔的车是绿色的对不对?”菲菲趴在窗台上,小脸贴着玻璃。
“不对!是军绿色的!”小靖雯纠正道,突然指着远处:
“你们看是不是那辆?”
结果只是辆送煤的板车。
瑶瑶失落地走回座位,从兜里掏出个贝壳在桌上滚着玩。
“奶奶,二叔的车是不是迷路了?”
菲菲踮着脚扒在窗台上,鼻尖在玻璃上压得扁扁的。
王母把她们拉回座位:“国营饭店有规定,吃完饭不兴占着桌子。”
服务员过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