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那位让自家小子一见倾心的姑娘,回府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告诉小侯爷:“让他死心。”
不久之后,明姝和睿阳侯府的事人尽皆知。
明太后召见明姝,明妤坐在一旁吃着宫里厨子新做的桂花糕,瞥见纱帐外跪着的明丽的少女,心中有点不安地想:若是她入宫来,那个急色的皇帝肯定也会很宠她。
“民女不想入宫。”
“民女不想嫁入京城。”
“民女只想——回家。”
大殿之上,少女身形跪得笔直,语气笃定得叫人束手无策。
连太后都没想到,乡野里来的姑娘,竟然对京城的富贵毫不动心。
可惜如今,时过境迁,与京城格格不入的小丫头,终于也变成了宫中最精致的花瓶。美貌,但没有什么生气。
“行了行了,你也别忙活了。”
明妤望着帐外为她打扇的女人,轻叹一声。
明姝倒不觉得累,揉了揉手腕,见明太妃开始在软枕上眯起眼睛,便示意婢女递来薄毯给姑姑盖好,转身退了出去。
从蕙兰殿到凤鸾宫只走路,不到一盏茶时间,都无需乘坐轿撵。
先帝如何宠爱这个姑姑,她不知道。但这处专为姑姑所设的蕙兰殿,无论是离凤鸾宫,还是离皇帝的承德殿,都是极近的。
一回到凤鸾宫,各个宫婢奴才都忙了起来,一句“娘娘回来了”传遍凤鸾宫各处。
里面出来的梓归将明姝迎了进去,待她一坐下,便将桌面上的信往前推了推,“娘娘,国公夫人来信了。”
明姝的眼睛一瞥,便知道是什么事。
两个月前大理寺收押了明锐,国公夫人的妹妹的小儿子。这人算起来,还是她的堂弟。
明家的人在里面周旋已久,奈何这大理寺卿迟迟不肯放人。
如今新帝回朝,他们自然希望通过这个从明家走出来的皇后松一松其中的关系。
明姝很难扯出以笑容来。
先帝自年少便体弱,因而多年以来,许多事都由太后把持。太后过世之后,皇帝与萧以鸣便开始逐步打击以明家为首的外戚势力,也就是明姝的自家人。
太后丶明家与萧家决裂是迟早的事,她一个花架子皇后压根做不了什么。
从内到外的一阵疲惫袭来,明姝没有拆开信笺,开口道:“本宫知道。”
“他来凤鸾宫时,本宫会想办法提。”
梓归这才将信件收走。
待她歇了一会儿,梓鸢又取了一本画册来放在她的面前,这画册是她的陪嫁,但极少翻阅。
年轻的皇后眉眼低垂,精致的面容浑然天成。
梓鸢轻声道,“陛下与娘娘一年不见,应当极想娘娘。”
到时候美人在怀,想来要什么便没有不应的。
明姝这才垂下眼睫,一如初读的学生,认真翻看。
待一本看完,梓鸢收起画册,温声询问道:“娘娘可要传晚膳?”
明姝揉揉眼睛,顿时松懈下来。
梓鸢退去时,她便支着脑袋,恍惚之间瞥见了一道鸦青色的衣角缓缓靠近,让她不自觉呼吸凝滞。
“娘娘……?”
“娘娘怎的在这里睡过去了?”
两声惊呼,明姝已然惊醒过来。入目便是湖绿色的宫裙,梓鸢过来搀扶,她一下子抽回了手。
这样退避的态度叫梓鸢有些尴尬,索性皇后只是揉了揉眼角,刚睡醒的模样倒还像个小姑娘。
梓鸢回想起方才梓归递上书信时娘娘的神情,即便一贯时面容温顺着,她也在那一刻看到了娘娘脸上的僵硬。
可是陛下回朝之后,这些事,日后只会更多。
*
皇帝班师回朝,百官迎接。
明姝身为皇后,自然也接到了鸿胪寺的上书,安排她站在城门迎接。
这时候,明姝才知道他真正在哪一日回来。
确切的时辰不知道,她便同百官一道,从夜里开始等。
浓重的露水压在常服上,还有一些钻进衣襟里。梓鸢不停地揉着她的手,才让她觉得暖和一点。
待到天色明朗,报信的太监匆匆赶来,所有人都打起精神。
“陛下的车骑出现了!”
城门大开,一线天色外浮起一阵尘风,玄色旗帜在四面八方涌现,随即大军如推进的城墙一般倾轧而来。
明姝的心仿佛被攥住了,恍惚之间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