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理由 等她编一个理由。
略显清冷的院子里, 白灯笼摇晃的廊下,站着一位身穿黑纱衣的女子。她侧颈仰望,身段犹如一弯细柳, 袅袅娜娜, 一瞧就并非寻常人家。
“小姐, 该走了。”
身旁的婢女皱起眉提醒,女子望着转角的拱门,目光依依不舍。
孟时为想要转达的话, 明姝还没有听到就被来访者打断。对方排场很大,甚至将孟府的前门都堵上了, 连周只得前去迎接。
明姝身份贵重,倘若被人注意到会很麻烦,只好在后院等候。可是等来等去,连周迟迟没有来, 而梓归已经提醒她两遍了 。
倘若明姝回去太晚,那将会让整个凤鸾宫和所有参与此事的人都陷入危险的境地。她拿不准萧以鸣到底会有什么程度的反应, 却不能拿其他人的性命冒险。
“我们走。”明姝垂下眼睫,做出决断, “之后再让他将此事转达给我们的人。”
梓归立即应下, 转身为明姝带路。
出了孟府, 街巷里忽然多出了不少穿着禁军制服的官兵,守在巷子口, 原因不明。
方才那位来访者身份不低,或许是他们带来的。明姝深吸了一口气, 压低面颊,快速走过小巷。
几年不曾这样疾走,明姝听到心怦怦跳。好容易走到巷子口, 梓归扶着明姝走进马车,主仆二人在马车中坐下,松了口气。
原以为到这里就结束了。
马车刚驶出小巷便停了下来,沙哑粗粝的声音从外面传来:“娘娘。”
明姝眉尾一跳。
梓归率先掀帘往外看,脸色一变,压低声音道:“是卢统领。”
京中的禁军直属皇帝,统领由皇帝直接任命,除了承德殿的那一位,没有人能使唤得动卢统领。
情况非常明了——被发现了。
明姝掀起窗帷,日光斜照,当刻约莫是未时。
往日萧以鸣极少在青天白日的时候来凤鸾宫,只能说今日碰到了意外。
明姝朝梓归递了一个眼神,后者会意,试探询问:“大人为何拦路?”
“奉陛下之命,送娘娘回宫。”
听着语气,不凶狠也不急躁,大抵萧以鸣在下命令的时候,语气还好。
明姝朝梓归点点头,后者替明姝开口:“有劳卢统领。”
马车再度驶动,车轮辘辘,外面两侧传来铠甲沈闷的铮鸣。禁卫军护在马车两旁,隔着不近不远的距离。
周遭的人声喧闹越来越静,马蹄声昏沈而清晰。马车进入宫城,每过一道宫门,都有侍卫对卢统领行礼声,是以明姝知道这辆马车在一点点靠近宫中深处。
“娘娘,请下车。”
这一声在安静的环境中显得十分突兀,将明姝从神思中拉了回来,她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在梓归的搀扶下走出马车。
虽是十月天,但御花园里栽了许多常青树,依旧是绿意盎然。马车中贸然走出一位黑衣女子,身段窈窕,气质矜贵而冷淡,与这偌大贵气的宫苑格格不入。
宫人一路俯身请安,眼神却不住地往女子身上瞟。他们不知道这是皇后娘娘,只觉得气质特别,十分好奇。
明姝不疾不徐地走进凤鸾宫,望见廊下挺直的身影。在他面前,跪了大半个凤鸾宫的宫人。
萧以鸣等了一个多时辰,已经改坐为站,男人的脸色也随着日头西斜的速度一点点冷下去。
“回来了。”
男人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穿过园子,抵达明姝的耳边,只是距离模糊了语调,听不出他的态度。
明姝独自上前,没有怎么犹豫:“臣妾知错。”
乌黑的纱衣将她整个人紧紧包裹,显出平常看不出的身段来,窈窕,纤细,柔弱。这身打扮去参加吊唁,倒像是谁的未亡人。
萧以鸣直勾勾地盯着她,还未想好如何发火,她率先开口。
“臣妾之所以出宫,是因为雁回公子的死有蹊跷。”
“不是不认得?”萧以鸣气笑了,“你这回不避讳了。”
他在她的身上扫视一眼,撩起袍子在一旁的太师椅上坐下:“你在深宫之中,如何知道他的死得蹊跷。”
“臣妾住在京郊时,曾与雁回公子有几面之缘,受过点滴恩惠。”明姝倾身垂首,娓娓道来,“雁回公子曾言千杯不醉,所以传闻的死因必有不实之处。若恩公下场凄惨,潦草收场,臣妾良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