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地回了一个:“好。”
“那明姑娘还有什么……”
“没有了,多谢殿下。”
少年唇瓣动了动,随即稍稍倾身,带着一旁的司辰转身离去。明姝望着他的背影,不由得觉得奇怪。
看他这样,明姝真没法将他和那个冷心冷情的帝王联系起来,甚至她不由得想,这两世不会是两个人吧。
虽然这一次遭到了拒绝,萧以鸣还是不时地造访明姝的小院,以至于一旦小言来找她,明姝便会扶额轻叹,而后前去迎接。
也没有什么大事,只是偶尔会带些大家文稿和画稿过来,说是请她观赏,但几乎没有再多问过她意见。
十月底突然下了几日雨,整个京城都争相穿起冬衣。明姝在书房里临摹画作,又见小言提着裙摆走进屋来。
还没等她开口,明姝便立即问:“他又来了?”
小言连忙摆手:“不是不是,是宫里来了人,说四小姐的家里人过来了,如今正住在京中的驿站里。”
明姝当即站起身来,绕过书桌,向她确认道:“是太后娘娘派来传的消息?”
她分明没有在回信中写什么,他们怎么就过来了?
明姝赶忙让人准备马车,前往京中驿站。丶
到了地方却扑了个空,驿站官员说他们被宫中的人接走了。
明姝当即心中一紧。
她在驿站客厅等到天黑,宫门下钥,他们依旧没有回来。
明姝回想起来,前世她爹娘第一次入京时,似乎也在宫中小住了两日。她只能宽慰自己,太后十分喜爱她娘,多年不见,自然想将她多留一会儿。
在驿站等不到消息,明姝只好先启程回家。
天色已晚,路上行人稀少,大街上的昏黄灯笼十分寂寥,但却恰好便于行车。马车一路平稳飞驰,没过多久忽然停下,明姝以为到了,撩开车帘却发现外面是一家簪铺。
铺子外面站着两个女子身影,背着光线,看不大清楚,直到她们走近了,明姝才发现这两个人竟是“熟人”。
“原来是明姑娘。”康宁郡主的女婢菁儿率先开口,一见是明姝,显然松了口气,“郡主的马车坏了,想请明姑娘捎带一程。”
康宁朝明姝微微扬起笑脸,这话说的十分客气,但康宁到底是郡主,明姝没有拒绝的理由,只好先下来,将康宁迎了上去。
面前的女子披着暗红色的披风,里面是鹅黄色的袄裙,伸出手来时,十分灵动。
康宁率先登上马车,明姝紧跟其后。
马车不算宽大,容下两个女子绰绰有馀,但容下四个人有些困难,小言便识趣地坐在外面,而菁儿则紧挨着康宁,坐在明姝的对面。
按理说,明姝好歹是大家闺秀,又顶着“明家”这样的名号,就算康宁再怎么尊贵,康宁的郡主也不能与她平起平坐。
明姝神色微微动了动,拿不准康宁到底是什么意思。
她自重生已有半年,在这期间,她与康宁几乎没有什么交集,甚至她感觉康宁郡主并不怎么看得上她这一位“异乡人”。
可是如今康宁又表现得如此亲切,明姝也不好过多揣测。
马车驶动,康宁撩起车帘,温和地问道:“车夫知道公主府怎么走吗?一会儿快到了,菁儿你去提醒他。”
明姝接道:“禀郡主,车夫是京城人,在京中生活多年,睿宁公主府的位置他应该很清楚。”
“嗯。”陈玉妍将车帘放下,双手垂放在腿上,轻声道,“我只是问问,没有在责问你。”
明姝眉尾一挑,总觉得这话有点奇怪。她不知道怎么回答,索性只是福身朝康宁礼貌地点点头,没有接话。
马车内安静了一会儿,没过多久,陈玉妍再次挑起话头:“最近在学宫没见到你。”
她叹了口气:“六殿下不在,你也不来学宫了。”
明明先前也没说过几句话,如今倒像是很熟络似的。明姝尴尬地笑了笑,“都是听从太后娘娘的安排。”
康宁郡主面露艳羡:“家中有长辈可真好,不像我……”
菁儿望了明姝一眼,连忙道:“郡主,您快别说了,免得又想起那些伤心事。”
明姝也不知道菁儿这个眼色是为了什么,只觉得莫名其妙。
她稍稍反应了一下,才想起来,康宁郡主父母早亡,想来是明姝说太后,让她觉得自己无依无靠。
明姝立即抱歉道:“恕我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