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再多说,只是将她送到葳蕤轩。
宫苑石阶上,一道身影提着灯站在门口,身后是一众的宫婢。
女人朝门口望来,最终将目光落在石径中央的少女身上。
明宋菱匆匆地走下石阶,朝明姝跑来,语气中带着几分急促:“你去哪里了。”
她说完这句话,才意识到明姝身边还有一个人。明宋菱脸色一变,当即又恢覆成了原先那副处变不惊的模样。
萧以鸣适时地告退。
明姝转过身去扯了扯他的衣袖,而后将身上的外袍脱下来还给他。
待他走远,明姝这才转过身来,直直地望向面前的女人。
自二月启程入京离开家乡,她们只是分别了十个月。可真正算起来,她已经四年没有见过娘亲了。
委屈和泪水一瞬间涌了上来,明宋菱见状,连忙掏出帕子宽慰:“……你瞧你,多大的姑娘了,怎么还——”
她刚想为少女擦擦脸上的眼泪,却不幸被小姑娘偏着脸躲过。
少女兀自用冰冷的手拂去眼角的泪珠,咬了咬唇瓣,直白地问:“当初您没有嫁给陛下,我就该为您还债吗?”
明宋菱身躯一僵,寒夜将她的手冻得生疼,她瞬间明白这一晚上她到底去了哪里。
女人的眸光微微一动,神色很快恢覆。她转过身,吩咐周遭的宫人:“明姑娘受冻了,你们去弄些姜茶过来。”
谈事的时候支走宫人,她比明姝要谨慎得多。
原本明姝还不明白,明家的女子明明那么多,多少人对嫁给皇子趋之若鹜,可太后却坚持要将她一向不配合的她嫁给皇子。
明宋菱望着面前的小姑娘,十个月不见,她的模样比先前更加成熟,更加漂亮丶出挑。
原本还指望太后见到她以后打消这个念头,如今看来……
“先进去说吧。”
明宋菱伸出手,本来想去牵她。可看到她的神情又立即转了个向,为她指了个方向。
于是两个人一道进入屋中,宫人多添了几盏灯来,明宋菱引着明姝坐下。
昏暗的灯光里,她这才发现,小姑娘的神情一直都没有变过。
入了京城之后,她的变化显而易见。
“既然你都知道了,我也不会瞒你。”明宋菱道,“原本我想,以你的脾气,太后一定不会坚持。”
明姝擡眼看向娘亲,晶莹的眸子触动。正要说话,却哽了一下。
“那娘亲没有想过,倘若太后娘娘一直坚持呢?”
明宋菱顿了顿:“想过。”
“明姝。”明宋菱平静地唤她,“这不是你我能够决定。”
当年明宋菱奋力反抗,在京城中闹得轰轰烈烈,甚至做好了举身赴死的准备,太后的态度却在突然之间退让,甚至同意了她与荀礼的婚事。
后来明宋菱才知道,荀礼以整个荀家作为筹码,保证荀家成为江南第一富商,并且为明家上供。
荀礼弃文从商,履行了他的承诺。
明宋菱在淮州度过了十几年安然的日子,远离喧嚣,却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看到明家的人。
明家一贯的规矩,女儿的婚事由家主做主。明宋菱当年的举动拂了太后的颜面,太后便会在她的女儿身上扳回一城。
曾经荀礼倾尽所有承诺才保下明宋菱,却没法再保住自己的女儿。
“太后有了决定,谁也改变不了。”明宋菱垂下眼睫叹息,“我和爹爹,没有别的办法。”
真相就在眼前,与明姝猜想的相差不大。她被推出来联姻的事,她的爹娘都知情。
甚至太后此次主动将他们接来,也想要他们在中间当作说客。
前世,她的爹娘就是在上京途中染病,明姝四处求医,最终是太后为她派来已离宫的太医,才将爹娘的病治好。
也正是如此,她才答应了太后的赐婚。
可笑的是,前世她还一直将太后当作救命恩人。
“明家女儿的婚事,一向都没有选择。”明宋菱叹了一口气。
帘帐轻动,外面有女婢的声音传来:“荀夫人,姜茶已经好了。”
“进来吧。”
宫人呈上一碗热腾腾的姜茶,明宋菱接过汤碗,放唇边吹了吹。
她挥了挥手,示意宫人退下。
很快,殿内只剩下她们两个人,明宋菱将姜茶往面前一推,认真地道:“你想要嫁给谁,谁就会是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