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八点多一点,路过一个卖早点的摊子,肚子就开始叫了。
“大娘,包子多少钱一个?”
“素包子五分一个,肉包子一毛一个,疙瘩汤,小米稀饭都是三分钱一碗。”
“给我来一个素包子,一碗小米稀饭。”兜里没钱,不饿就行。
早上这会儿正是上班的高峰期,路上的人行色匆匆的,姚素秋喝完最后一口稀饭,看着老板娘这会闲,便开口打听县里的菜市场。
“大娘,请问咱们县城的菜市场在哪里呀?”
第三十四章 遇见熟人
“哟,菜市场可多了,城南顺着县政府那条路一直走有个大菜场。城东百货大楼再往东北一点也有个大菜场,这两个是咱们县最大最全乎的,城西城北也都有,就是小点。”
“多谢大娘。”
付了八分钱的早点,姚素秋便往城南走去。
县政府那边居住的大都是县政府家属院和一些厂矿的职工家属院,瓜果蔬菜供应的相对比较齐全。
自从鼓励个体户经商,菜市场都是新批的,正在摸索经营中。
路过县政府大门时,姚素秋还特意看了一眼,干净整洁,门口站着两个笔直的哨兵。
偶尔有几个进出的人员,全部蓝绿灰的对襟褂子,看着严肃的很。
二十分钟后,终于进了菜市场,就像早点老板娘说的一样,这个菜市场很大很宽敞。
门口还有保卫科,几个带着红袖箍的人坐在里面,通过窗户看着进进出出的人,窗户下摆着一张长桌,上面放置着一抬公平秤。
姚素秋顺着通道转了一圈,也就摸的差不多了,茄子豆角都是七分钱一斤,番茄和黄瓜都是一毛斤,小青菜三分钱一扎。
但要临时占个摊位卖东西,需要交一毛钱的税。
出了菜场,姚素秋找了没人的胡同,把背篓装满,用布巾盖着,空间出产的黄瓜个大匀称,她准备卖一毛二一斤。
姚素秋默默的算着一篓子能卖多少钱,一抬眼,就看到胡同口站着说话的两个人。
这货不应应该在医院伺候他爷爷吗?怎么还有空出来溜达?
姚素秋抿着唇角,她才回来一星期而已,都遇见三次了。
戴隽正站在路口跟战友说话,看到有人从胡同内走出来,往旁边让步同时下意识扫一眼,直接就愣住了,
“是你。”
“嗯,好巧。”姚素秋点头,两人虽然见过几面,但总共也没说几句话,根本不熟。
倒是一旁的年轻人,看着戴隽跟人打招呼,好奇的看了眼姚素秋,之后冲戴隽挑了下眉梢。
“隽哥,你朋友?”
戴隽看了眼姚素秋,还有她身后的篓子,“她就是爷爷口中的救命恩人。”
“哦?原来是戴爷爷的小恩公,失敬失敬,我是郝雷,就在县公安局上班,跟戴隽曾经是战友,现在是哥们,小恩公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要不犯法,又再我能力范围之内,绝对没二话。”
郝雷看着姚素秋,立马热情洋溢的把自己介绍了一遍。
“多谢你的好意,我是姚素秋。”
怪不得这人身上透着一股英武之气,原来是一位警察。
戴隽看着郝雷热情过头的样子,忍不住拧了拧眉,“行了,你不是要去值班吗,再晚就迟到了。”
“还有十分钟到点,那我就先走了,你交代的事儿我会留意的。”
郝雷抬腕看了眼手表,刚走两步又转回头冲着姚素秋笑了下,“小妹妹,有事儿记得去找我,这一片哥还能说上话。”
姚素秋:“……”
这人倒是个自来熟,不过,混个面熟也不错。
第三十五章 送你瓜
直到郝雷走远,戴隽才收回目光,指了指她的背篓,
“你的篓子看着不轻,要去哪里,我送你过去。”
“不用了,我就去前面的菜市场,家里收了点黄瓜,我觉得县里应该能卖上价,就来碰碰运气。”
对于戴隽的帮助,姚素秋想也不想的就拒绝了,反正她力气大,这点重量对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再说万一卖的好了,她还得来回运,有人跟着不方便。
背着篓子走了两步,姚素秋又觉得不妥,伸手从篓子里抽出一根黄瓜递过去,
“喏,给你吃。”
戴隽:“……”
送他一根黄瓜?
“你放心,很干净的,而且脆甜。”
姚素秋看着他盯着黄瓜不接也没拒绝,还以为他不好意思,便直接塞到他手中,顺道解释了一句。
看着手中被强行塞来的黄瓜,戴隽抖抖嘴角,看着那丫头背着篓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