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都不错。
自从电话互通后,她跟干妈也会时不时地挂个电话,除了相互问候,就是询问老爷子的状况,期间她又传真过去一个药浴的方子,老爷子用的一直不错。
还有就是,她的论文也差不多了,跟唐爷爷复诊之后,载整理下,就可以交给华大夫了。
听着姚素秋的打算,戴隽点点头,“也行,我准备下,这两天就走。”
商量好后,两个各自处理手头的工作,该交代的交代,该安排的安排,实在是拿不定注意的情况下,就打电话。
等两人驱车到达京都后,已经三天后了。
回到三原胡同的院子,姚素秋打开门,看着干净整洁的地面,忍不住冲戴隽感慨,
“把房子托付给周管家真是一百个放心,瞧瞧这地面,还有池子里的万年青,都好好的。”
“周叔跟在爷爷身边多少年了,爷爷都夸他做事儿周到仔细。”
两人把东西放到屋里,简单打扫一下,换了新的被褥,就在姚素秋端捏着皮水管在院子里洒水时,眼角余光就发现大门口有人探头探脑。
“李大妈,进来坐。”
“哎哟,我就觉得是丫头回来了,果然没看错。”
说话间,李大妈挎着篮子走进来,看到戴隽立马热情的打招呼,
“你们这小两口终于回来了,你是不知道,咱们熟悉了以后,大妈每次路过都得看两眼,就盼着你们回来呢。”
“多谢李大妈挂念,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就是这个理儿。”
姚素秋关了水管,把廊檐下的茶台搬到院子里,从屋里拎水壶给倒上茶水,
“大妈喝茶,咱们坐下说会儿话。”
“大妈就是确认一眼是不是丫头回来了,今儿你们忙,大妈就不打搅了,改日我再来,咱们坐下来好好说叨说叨。”
李大妈也不是没眼力价的人,看着人打扫卫生,怎么好意思坐下喝茶。
“大妈等一下。”
姚素秋转身进了屋,拎了一袋五斤装的面粉,一壶五斤装的大豆油递过去,
“李大妈,这是从老家带来的特产,你拿回家尝尝,原本是要给您送家里去的,如今倒是省事了。”
“哎呦,这可使不得,大妈脸皮可没这么厚。”
李大妈一看又是面粉又是油的,连连摆手。
“自家的东西,没花钱,大妈拿回家尝尝,如果可以,也给我提点意见。”
“丫头,大妈没听错吧,你家是做粮油生意的?”
“不瞒大妈,是有个小厂子。”姚素秋谦虚的笑了下,“所以,我才说没花钱的。”
李大妈看着姚素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怪不得这丫头出手这么大方,原来家里开的有厂。
其实她早该想到的,如果没点家底,这院子,哪是说买就买的?
还有旁边的年轻人,俩口子都不是普通人。
“那大妈就厚着脸皮收下了。”
李大妈把面粉装进篮子里,一手拎着油桶,一边走一边调侃,
“哎哟,大妈每次见到丫头,准得占点便宜。”
“大妈跟我客气什么,要不是您天天巡视咱们这块地方,哪能如此平静?咱们这片区,多亏了大妈您的责任心,热心肠,才会邻里和谐,团结友爱。”
“哟,丫头嘴真甜,不过大妈高兴,回见。”
送走李大妈,姚素秋掩上门,一转身就看到戴隽揶揄的盯着她。
“丫头为何对这个李大妈如此热情?”
“咳~,人家是居委会大妈,消息灵通的很,我要是想打听个事儿,只要问李大妈,分分钟就能了解个透彻。”
姚素秋冲他眨眨眼,在他对面坐下来,端起茶抿一口,
“当然,还有一点点小心思,是为小鸽子准备的,那丫头学习好,也是奔着京都大学来的,她是外地户口,想要落户,居委会是最后一道关卡。”
没有居委会同意的接收证明,其他手续再齐全,也入不了户。
听着姚素秋的语气,戴隽忍不住轻笑出声,
“我就知道你不会无缘无故的跟一个老太太走这么近……等小鸽子考上大学,也是好几年之后的事儿了,到那时,李大妈说不定就退休了呢。”
第八百七十二章 表明态度
“无所谓了,事在人为,一切随缘。”
虽然她有目的,但也不强求,该做的都做了,剩余的一切就是缘分。
两人修整一天,第二天一大早,在胡同口吃了早饭,就开车回了如意胡同,戴爷爷出院后一直在家修养,听说从出院到现在,都没有出过院子。
当两人出现在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