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爹身上入手。
“去,把这消息散播出去,我就不信,没人能治不住她。”一个白白胖胖的老板很生气地说。
他家的生意已经受到冲击,这让他很难受,只能通过打击对手的办法,把事情给解决了。
几位干这行当的老板也不是什么好人,他们都是商人,阴私事是干过不少的。
这件事情也驾轻就熟。
第一天的时候,街头巷尾传起小道消息。
第二天的时候,村里人也在窃窃私语。
第三天不光周围的邻居,就连八百年没见过的远亲,也跑了过来。
这天,几个大爷正在槐树底下嗑着瓜子谈论最近的流言。
“于家那娃娃最近可出息了,居然能在城里开这么大个米铺。”
“我从前也没见她有这么大本事呀,看着虽然乖,却也呆呆的,看样子不像是能做生意的人,谁知人不可貌相,居然让她成了这样的有钱人。”
“你看不出,我也看不出。我之前就说她是个穷酸的,现在能开这么大个米铺,也不知道是哪儿来的。不是像她娘一样,换聘礼得来的本钱吧?”
既然是乡下村里,自然不缺阴阳怪气又酸腐至极的人,她们又酸又气,看不得别人一点好。
如今桑氏米铺的名声这么大,眼见着周围人都在夸,这让她们一个个都不满意。
明明都是自家一起长大的女娃娃,凭什么她一个跑了男人的于家媳妇能生的出这样厉害是女儿,她们却不能?
一定是于家使了什么上不得台面的手段,若不是这些手段,哪里能这样厉害。
村里艳羡的人多,阴阳怪气的人还也不少。
于家媳妇每回出来的时候,都提心吊胆。
而这几天尤甚,也不知道风怎么刮的,居然把谣言吹的这么响亮。
不过光于家媳妇提心吊胆也没用。
在不留馀力的运作下,这流言像是滚着火星子,正往周边所有地方滚,一但沾上,立马就燃烧成大片的火星。
于家媳妇努力不去外面,却还是没躲过。
她手里有了钱,没再去给人浣洗过衣裳,但没能躲过其他远房亲戚的到来。
这日,她刚从水井打水回去,正要去给自己做饭煮饭,就见一群人风尘仆仆地赶过来。
这群人于家媳妇有点熟悉,又不是特别熟悉,毕竟,于家的亲戚不多,这几位又是生面孔,唯独有点熟悉的,也就是夹杂在里面的几个于家长辈。
这群正是于家的远方亲戚,本来于家和他们是扯不上什么联系的,就连于家男人跑了,这群人也从来没有过问过于家其他人的打算和生活。
此刻过来,自然是眼馋于桑之手上的产业,专门巴巴跑过来。
他们想着,于家男人跑了,于家的小儿子还没长大,这不是他们吃绝户的好时机?
若再寻个由头,把那听起来倾国倾城的于家大妞给领到家里做个侄女,等一两个月,还能说门亲事卖掉,这样稳赚不赔的买卖,立刻久惹得别人动心。
这一群的人,就是为这个来的。
“于家媳妇。”一个穿着青色花棉袄的女人提前两步跑过来,馋着于家媳妇的手,作亲切状:“这两年不见,你还好吗?”
面对着笑容洋溢的青色花棉袄女人,于家媳妇楞了一下,她仔细观摩了片刻,才认出是自家男人一个远方表哥的媳妇。
她们也就三两年前见过一回,于家媳妇的记忆都朦胧了,此刻被人这样热情地揽着胳膊,也只能含含糊糊地叫出一声:“表嫂。”
“哎。”那穿青色花棉袄的女人应了一声,捂着自己的嘴笑道:“这么两年没见,我还当你忘了我呢。”
这般说着,也没解释自己这两年为什么没来。
她拉过于家媳妇的手,带着她直面那一群人:“看,你表哥,表嫂还有堂弟,堂弟妹们都来了,就是要好好看看你。”
不光如此,还有几个大人物:“叔祖们听说我们来,也打算来看看你,顺便慰问一下,哪里有缺漏的,好添置上,毕竟您带着个胖娃娃,平时男人也不在身边,不容易。”
他们自然不是单单自己过来的,还带上了几个族里的老前辈。
这些叔祖们说一不二,他们在来的路上都已经说过了,于家的产业要怎么分,分到哪些人手上。
“这些叔祖们年纪大了,腿脚不好,没能时不时来看看你,你不会怪他们吧?”那青色花棉袄的女子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