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了……
再瞧瞧身后那掌柜的神情,仿佛已经目睹了神仙眷侣,深陷其中。
*
逛了一会儿,也到了饭点,萧祈原本也就想着干脆带她在外面吃完再回去。
听说燕京有两大着名酒楼,一是品香楼,二就是汀芷楼。
彼时,两人正来到汀芷楼的门前,看着那块牌子。
“岸芷汀兰,郁郁青青。”林昭仪看着这名字,自然而然联想到这么一句,“莫非是同道中人?”
“也有可能是巧合。”萧祈是觉得这两个字放在这里倒也不一定是她想的那个意思。
苏小妹看到客人,出来把两位迎了进去还热情地介绍,“两位莫非是第一次来这里?”
“是啊。”林昭仪应了。
苏小妹见的人也多,见他们两人穿着不凡,就直接引到了二楼雅间,二楼的雅间都是以词牌命名。
林昭仪觉得有趣,多看了几眼。
苏小妹直接把他俩引进了名为“两同心”的雅间。
萧祈瞥见了上面的木牌,不自觉弯了下嘴角。
“听你们两的口音不像是外地人士。”苏小妹和他们攀谈起来,但也不多去追问两人来历,只是介绍起酒楼来。
“你是掌柜的吗?”林昭仪见她热情好客,说起话来也很爽快,也就和她交谈两句。
其实也有些好奇,似乎甚少见到酒楼会有女子出来揽客的,多是小厮在招揽。
在她印象里,女子出来揽客的……好像是青楼吧……
不过在进来之前,侍卫也和他们说了,汀芷楼的确是一间纯正又有特色的酒楼。
说它有特色,是因为这里下午有说书人,晚间有女子表演歌舞;说它纯正,是因为这些女子并非青楼女子,只是卖艺不卖身。
总之就是非常单纯。
之所以生意这么好,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色,再加上这里的酒菜是燕京一绝,慢慢地就超过品香楼变成“燕京第一楼”了。
“算是吧。”大致说完了背景,苏小妹总结道,“这酒楼是我阿兄创立,如今阿兄和阿嫂出去游历了,就是我在管了。二位叫我苏小妹就好。”
“你阿兄,该不会叫苏轼吧?”林昭仪没忍住,脱口而出。
苏小妹笑着摇摇头,“他叫苏霸天。”
“噗——”刚上来的茶水,被林昭仪喷了。
苏小妹也不生气,还笑着和她解释,“其实霸天是他的表字,真名嘛……他自己觉得太土了,所以不愿意提起。”
“那你阿嫂是做什么的呢?”林昭仪有些好奇地问她。
“我阿嫂是撰写话本子的。”苏小妹又拿出几本话本子递上来,“这些话本子在燕京里可是很火的,白天的说书人有时候也会说一些话本子的故事。”
林昭仪眯起眼睛,这都是商机啊,话本子写手和说书人的合作丶说书人和酒楼的合作,再加上话本子写手和酒楼老板的强强联合……高,真是高!
也就好奇地看看是什么样的话本子才能引起这么多人的注意。
第一本标题还好,叫《与端王二三事》,看来是民间对端王故事的戏说。
第二本看上去也还好,叫《江湖群侠传》,她猜想这应该是本武侠话本。
第三本……《震惊!书生竟与未出阁小姐做出这种事!》
“噗——”林昭仪的茶水又喷了。
连着萧祈的眼角都狠狠跳了跳。
古人也这么浮夸吗?还是燕京里真的有其他的同道中人?
苏小妹猜想她一定是觉得新奇极了,说起自己的阿嫂也很自豪,“我阿嫂从前读过书,写得一手好话本。她在遇上我阿兄之前,话本子卖得就好极了。”
林昭仪忽然陷入思考。
刚刚苏小妹无意间的一席话,竟然让她有些茅塞顿开的感觉。苏小妹怎么说来着的,说她阿嫂的话本子卖得好极了,当真是能当她的楷模了。
别人能合理利用自己擅长的才能活得多姿多彩,她的生活也不该是那么绝望嘛。
虽然她如今也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但总算不上有多少积极的姿态。更多还是有些逆来顺受。
然而今天,这位话本子写手的故事忽然给她带来了积极。
她思考的功夫,萧祈选了几个有特色的菜。
忽然听得萧祈询问,“听闻楼里面有许多才貌双绝的姑娘,若是有人思慕,要怎么办呢?”
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