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太监 求求各位了,给口饭吃吧
天色昏暗, 微微泛红的霞光将本来慢慢隐入黑暗的云彩拉回了天空,照在每个人脸上,光影筹绰。
这是胡人大军向芪朝行进的第十三天。
前两天, 他们刚刚越过了边境, 成功踏上了芪朝的土地。
芪朝当真是完了。
他们军队的人数并不算少,甚至而言, 可以称得上是浩浩荡荡。
芪朝对匈奴最为严防死守的城墙,曾经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边界线,可以让百姓在一隅之地安居乐业。
现如今,城墙上砖瓦早已布满青苔, 城墙内部军营人去楼空。
靠近边疆的城里,人们不敢居住, 他们只能带着仅存不多的粮食, 背井离乡,去往从未踏足过的地方。
边疆生活的人走了,京城的人会好过吗?
人人自危。
有钱的人抓紧时间准备马匹, 他们连车都不敢备, 就是怕在路上招摇过市会被土匪劫财, 甚至而言,会被难民哄抢。
平民百姓就难了。
朝中波涛汹涌丶天翻地覆的时候,他们一点消息都没有, 等到大多数富人的府邸都人去楼空了,他们才后知后觉地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
这个时候, 街上已经开始喊打喊杀了。
朝廷也颁布了命令,不允许百姓擅自离京。
此时此刻,对于外面还没有收到消息的人,京城就像是一个装饰华美的陷阱。
外面的人挤破头皮都想要冲进这纸醉金迷的地方, 里面的人饥一顿饱一顿,挠破脑袋都没办法养活自己,更不敢私自出逃。
直到有一天,朝廷突然下放了开棚布施粥饭的命令。
这对于已经饿了两三天的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
即使他们吃的粥里面掺杂了很多的砂石,他们也喝得心满意足。
于是心满意足的他们,开始对着那些“善意”的官兵们赞美,“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我们来世还做芪朝的百姓。”
按照以往,这不仅会多得一碗粥饭,还会讨得那些达官贵人们开心。
然而,这话抛出去没多久,一个肥头大耳的官兵便横了他们一眼,然后怒气冲冲地说:“什么芪朝?”
这话放到以前,可是千万不能说的啊。
百姓们不禁喃喃自语,这当兵当久了,还真以为获得了皇权了,敢这么藐视皇帝。
这可是诛九族的戏码。
面对这么多面黄肌瘦的百姓都在窃窃私语,那肥头大耳的官兵忍不住出言讥讽道:
“真以为原本那个皇帝老儿还在呢?他早就跑了,现在是黄大将军的天下,这以后,不会再有芪朝了,只会存在一个庆国。”
“你们这些人,本来早就该死了,我们就该把你们的钱财全部抢光,让你们现在居无定所,要你们是命也没用,看你们敢乱说!”
“吃完这顿你们就待在家里等死吧,哦,不对,你们也可以看看家里面有没有耗子,可以靠它饱餐一顿,再也没有人会这么大发慈悲地救你们了。”
民众们这才发现一丝不对劲。
在他们天天焦虑如何活下去的时候,他们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国君身上,希望那位从来都没见到过的皇帝,可以开恩拯救他们。
可现在,在一个粗俗无比的人嘴里,他们得知了,那个唯一能够拯救他们的人,早就比他们先一步离去了。
这座城里,有点权势的人都跑了,只留下他们这群手无寸铁的百姓,看着老天爷的脸色,才能苟活下去。
原来他们只是政权颠覆下最直白地,可以被随意抛弃的物什。
所以,面对这肥头大耳的官兵源源不断地出言侮辱,他们也只能低着脑袋,默默吮吸着碗里本就不多的粥饭,然后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个结果,起码这样,他们不会直接死去。
世道乱了,他们就难以活下去了。
就在他们在心中感慨自己多舛的命运时,一道高大的身影挡住了照在他们身上的阳光。
正当他们想要说些什么让这个人离开时,他们擡头一看,竟发现眼前这人剑眉星目,身上竟然还背着一把剑。
这人看起来和他们的落魄困窘不一样,和那些鼠目寸光的官兵更不一样,他更像是一个英雄,一个可以拯救他们于水火的英雄。
英雄的脚步动了,朝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