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大夏风烟 > 第104章 纳采

第104章 纳采

选:

“陛下,太子殿下,京中唯一身份合适的,只有,宁王。”

其实,这不只是安世风的想法,惠帝和太子也立马想到了那个人。

只是,宁王……

“安大人,你先下去吧。”惠帝挥退安世风。

“臣告退。”

安世风躬身退了出去。

御书房内,静默了片刻后,惠帝问向封湛:

“太子怎么看?”

封湛屈指,轻叩扶手,发出沈沈的叩击声。

片刻后,封湛沈声开口,下了决定:

“那就借此机会,将人放到明处。”

------

从礼部传出消息,太子殿下的意思是太子生辰千秋庆典一切从简。

但同时,圣上又命太子纳太子妃的仪式,必须隆重,万不可出一丝差错。

足以见得,皇室对此次太子纳妃的重视,或说,对这位太子妃的重视。

而另一件令人惊讶的消息是,得益于此次太子纳妃礼的,居然有久困于大觉寺的宁王。

作为太子的王叔,宁王,将代表皇室,以圣上亲派的正使身份,前去太子妃府上行纳采问名礼。

先皇曾赐给宁王一座位于皇城以西的府邸,其占地极广,府中各处精致豪华,曾令人艳羡。

但在先皇殡天之后,宁王被太后送往万宁寺,宁王府也就此封禁。

在圣上的旨意发出后不过三日,宁王府被快速修整,北衙禁军前去万宁寺请出宁王,将其接回上京城。

宁王在入宫拜谢了圣上之后,有生以来,第一次踏入本早应属于他的府邸。

宁王封随,生于禁内,长于庙宇,如今二十有六,却这才正式开始他的皇室生涯。

封随迈进宁王府的第一刻,竟有一种时过境迁之感。

封随轻扯唇角,自己这片刻的自由,竟还是因为太子娶太子妃。

封随又立马收了笑,太子妃,会是她吗?

而萧太后得知宁王被放出万宁寺,当即派人通知惠帝和太子去见她,但都被政务繁忙回绝。

听说那之后,萧太后烧了永寿宫所有的的先帝画像,虽是大不敬,但惠帝和太子也由着她发泄愤怒了。

------

永和二十九年,冬月初九,太子纳太子妃一事,奏告天地宗庙。

同年,冬月十一。

北衙禁军设卤簿于丹陛丹墀,礼部设采舆,教坊司设大乐于奉天门外。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俱着朝服,其中也包括头戴玉冠,身着一袭素地云边青质衮服的宁王封随。

众臣都得到礼部的消息,今日是太子娶太子妃六礼中的第一步,纳采问名礼。

而纳采之日,女方的长辈需在府中迎接宫中派出的使臣,故而诸位臣僚都在观察有无缺席的同僚,太子妃就可能出自其府上。

众臣又见左相王显,和右相秦文正,都立在殿内,看来近日来大家猜测的大热门都猜错了。

叫得上名号的大臣都在,众人心中嘀咕,难道,太子妃的府上,不是京官?是地方官员?还是平民?

而虽有人注意到镇国公府的几人不在殿中,但一是近日边事频发,武将常有急令离京;二是,镇国公府这一代,也没有适婚的小姐,竟没人向昭仁郡主府方向想去。

鸿胪寺奏执事官行叩头礼毕,请升殿。

圣上至奉天殿,文武百官拜伏叩头。

“恭迎圣上。”

惠帝上御座,李福全唱道:

“起。”

惠帝授宁王封随为正使,内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安世风为副使,代表皇室,向太子妃府上行纳采问名礼。

正使宁王封随,副使大学士安世风就拜位,向惠帝行四拜礼。

传制官立于殿前,宣制曰:

”朕惟储贰,天下之本。婚姻,王化之纲,法阴阳以肇人伦,礼先正始求窈窕,以承内职,思在进贤。右相嫡长女昭仁郡主秦烟,粹姿婉娩,懿德温良,毓自名门,娴习诗书,礼乐教于师氏,敬修颦悦,珩璜河洲乏声,应其谐渭滨之文祥凡叶是用,兹择为太子妃,命卿等持节行纳采问名礼”。【1】

谢长渊执佩刀立于殿前右侧,在听见传制官念出那个名字时,胸中是一阵止不住的揪疼。

终究还是定下了……

而殿内众人皆有些惊讶,偷偷瞥向面色精彩的右相秦文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