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消停些。
为了驱赶迫身而至的可怖阴寒,我从窄袖中摸索出一块火石,又在西北角寻了一堆尚未燃尽的松枝松塔,捆绑于一束,充当火把照明。且说这随身携带火石的习惯,多少要得益于前几回的受困经历,果不其然,这回倒是充分地发挥了其莫大的功效。
燃了好一会,火把上的火苗虽看似孱弱,却一直亦未熄灭,至少说明下面有通风良好的甬道,绝对不会因为窒息而置人于死地。
手持火把,便可大约辨识出脚下那条似乎望不到尽头的青石板路,抱着侥幸的心理,我最后一次转身朝着石门挥动了下火把,那厚重的巨石而制的石门给人带来的压抑感立时油然而生。望着四面石壁上星星点点丶跳跃浮动的光影,我艰难地下咽着遂不及防的恐惧。
回想若干年前,亦是此般光景,彼时少不得还有怜儿伴随在侧。唉!或许我合该便是这被关被劫的命数,生命中好些事原本直须由我独自去担当面对。
这么想来,我轻吁了一口气,径直往地宫深处走去。
从墓道的斜坡下来,脚下便没入了三四寸深的灰浆之中,倒是正应和了外间丰水的节气。行不多远。迎面出现一道敞开着的石门,每扇门上浮雕着一尊工艺精湛的菩萨立像,走入石门,门洞两壁刻有四大金刚的坐像。不愧是帝王身后的栖身之所,单撇开面积不谈。其规模气势倒是绝不输地面上的宫阙分毫。
越往里走空间越为豁达空旷。各类石刻工艺丶梵字咒语令人眼花缭乱。我暗下留意,这一路统共经过了九券四门,最终到达了地宫尽头的金券处。
因棺椁尚未就位。金井便敞露在外。我小心翼翼地俯下身来跪于一侧,朝下挥了挥手里的火把,火光明灭地一瞬,微弱的光芒下随处可见随葬用的朝珠手串丶碧玺翡翠丶念珠佛头丶珊瑚珍珠丶金别子丶鼻烟壶暖手等各类奇珍异宝。
目怔口呆的同时,隐约记起前世校园书本里读到过的关于地宫陵寝的一段记载。
‘皇帝及后妃们,也确实十分迷信金井的神奇作用,把自己百年之后的冥间生活寄托于金井。所以陵寝建成后,他们往往将许多奇珍异宝投放到金井之中,意在祈福求祥。驱邪镇墓。‘心头划过一丝阿里巴巴发现大盗宝藏的成就感,旋即,很快又被身陷囹圄的惧意所取代。那火把用的松枝松塔原本便是燃剩下的,经过方才一路的虚耗,但见火把上的火苗越来越弱,眼看就要熄灭。四周的阴冷黑暗再一次围拢了上来,要将我活生生地吞噬。
‘得赶紧出去……‘
求生的本能给我下达了这样的指令。
这里毕竟是地宫,即便有足够的氧气不至窒息,没有食物也同样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一边想着一边在石壁上拼命地摸索着,在折断了一只又一只的指甲后。竟在石壁上摸到一块寒冻彻骨的玉石质地的凸起。我上前推了推那面石壁,估摸着那石料少则重逾千斤,在我发力的掌下纹丝不动。指尖微微扣住那凸起,那石壁方抖落一壁的灰粉,发出沈闷地‘嘎嘎‘声,霍然洞开了。
石壁内的水汽相较与外面更为凝重,石壁上不断有水珠渗落,石料中却微微地散发着毫光,一面壁身上被人斜凿出一方歪歪扭扭满是泥浆的土洞,约莫能挤入一名中等身量的男子。想是当初建造这里的工匠艺人,为了避祸殉葬特意开凿而成的逃生洞,用以应对不时之需。我试着凑身上前,遂感到黑黢黢的洞口阴风阵阵,惊惧之下连连往后缩了缩身子。
忽而一阵暖风从另一侧吹过,有烛光从拐角处透了出来,前行的地面却出人意料地恢覆了温暖的干燥。好奇心指使着我惴惴不安地转过拐角,耀眼辉煌的大殿立时呈现眼前。
掐丝珐琅仙鹤烛台架上支着摇曳明亮的烛火,金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