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这些大佬是我的了 > 沈家 “原来如此,是车辙吗。”……

沈家 “原来如此,是车辙吗。”……

以俯瞰整个书院,一切尽收眼底。

老槐树下的石凳,偶尔有几位儒生低头吟诗,笔尖落纸发出沙沙的响声。周遭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那云淡风轻的时光仿佛将每一个来访者的心灵都悠然洗净,书院之内,琴声阵阵,宛若远古神话中的仙乐缭绕耳际,让人恍若穿越古今。

“这便是绵阳书院啊。”

第二日一早,傅黎便带着碧落来到绵延书院门口,若是按照商旭的说法,此时沈确应该就在绵阳书院里面。

“小姐这里是绵阳书院,请问是否有事需要在下帮忙?”书院门口,两名身着青衫飘逸,墨发束以玉冠的书生见到傅黎立于门前,便主动上前询问。

或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缘故,傅黎觉得这地方的学子都比其他地方更为热情好客。

很多在皇城国子学中上课的学子,为人自视清高,不屑于与平头百姓交谈,认为会拉低自己的地位和品位。

但绵阳书院的学子则截然不同,他们看向傅黎这个陌生人的目光十分友善。

“你好,我从皇城而来,这是我的推荐信,想要来贵院参观几日。”傅黎将之前准备好的信件交出。

对方看到信件的章印时一楞,随后便麻烦傅黎在此等候,他们进去通报。

没过多时,两位年轻书生便急匆匆地返回,其后紧随的中年人身穿青色襕衫,步履从容,一看便知是久居书香之地的管事,他微笑着向前迈步,一边递过一枚雕刻精致的令牌,一边彬彬有礼地说道:“欢迎您傅小姐,在下乃绵阳书院之管事,这枚令牌乃书院之钥,持之可自由进出,还望傅小姐多多指教。”

傅黎便跟着这位王管事在书院中游览,蜿蜒的曲径通往幽静的竹林,里面偶尔有学子低声讨论经文,王管事温声解释道:“这里是书院的竹林,学子们常在此参悟儒释道三家学问。”

看着两旁参天的古木与错落有致的亭台流水相映成趣。傅黎不时驻足,赞叹这里的布局与自然相得益彰,王管事则在一旁微笑着,朗声介绍:“这株梧桐有百年树龄,是书院里的座上宾。傅小姐若有兴趣,不妨在此搭座,聆听风过梧桐之声,颇能益智解闷。”

傅黎听后,不禁点头微笑,她轻声回答:“王管事,这书院确是名不虚传,富有学问气息。”

她的目光在梧桐盘旋的枝桠间游移,仿佛看见了岁月流转的智慧:“贵院山水如此雅致,定能孕育出无数儒雅之士。”

王管事温润如玉的声音接踵而至,“此乃沈院长的胸中丘壑,傅小姐若能赏心,则乃我等之幸。”

参观完书院后,傅黎便以不再打扰王管事为由,带着碧落两人独自在书院中走动。

“没想到沈公子给的信件,竟引起书院如此重视呢小姐。”碧落看四周无人,才对着傅黎小声说道。

“如此看来,沈确与这书院的院长应当有很深的关系。”傅黎皱起了眉头回答道。

“这是为何?因为他们都姓‘沈’吗?”碧落不解。

“姓氏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当我交出沈确的信时,他们的表情和动作都有所变化。而且再结合刚才前来的王管事,能让书院的管事前来,这书信背后的关系肯定涉及到高层,并且那位王管事在介绍风景的时候,有意无意提到了书院院长,应该也是在暗示我们。”

目前对于沈确的失踪,她从综合的情况来看,沈确和这位绵阳书院的院长,应该是一个家族的人。

只是沈确与他的关系好坏就不得而知了,因为她想起临别前,沈确那一闪而过的蹙眉。

她大胆猜测,这两人关系甚至可以说不会那么好。但是既然沈确主动请缨与她们前来,又说明他和这个人关系也并未到达鱼死网破的地步,所以即使被请走也没有太大的人身威胁。

只是原本说好的昨晚回来的沈确,今日未归,应当是被什么事绊住了。

傅黎在心中斟酌,要不要去找那位绵阳书院的院长一探究竟。但是考虑到这大概率是人家家族的私事,她一个外人大摇大摆的上前询问,实在太过冒昧了。

纠结间,傅黎的耳边突然飘来一阵细微的杂声,她本能地将其归咎于树林间的风声,却在下一刻,耳尖分明捕捉到了心碎的呜咽。

她轻手轻脚地向声音传来之处移去,想见个究竟。

透过斑驳的树影,她终于看到一名男子跪在一颗古梧桐之下,双手紧握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男子低沈而带着无尽悔恨的声音,轻颤中洋溢着哀伤:“儿子不孝,无法完成父亲遗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