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们有恃无恐。
可如果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坏人,就不会有人试图得寸进尺,更不会有人试图贪心不足蛇吞象,他们只会像是鹌鹑一样唯唯诺诺。
因为他们知道,坏人不会像好人一样被他们拿捏,坏人真的会要了他们的命,更会让他们生不如死。
这一点,他是从救了自己的恩人身上悟出来的。
救他的恩人是个富家少爷,其一家都颇有善名,时常捐献物资赈济灾民。
附近穷苦人家,若是走投无路了,大着胆子去府上求救,其也会伸出援手,或是给予些许银钱,又或是帮忙获得一些田产,让其不至于活活饿死。
恩人一家的名声自然是极好的,但他们一家过得却不算是好。
同一阶层的豪强不觉得他们是自己人,只觉得他们碍眼。
恩人一家素来良善,对普通百姓如沐春风,不把百姓往死里逼迫,反而处处施以援手。
这就把他们衬托得十恶不赦了起来。
所以,恩人一家遭到了针对。
起初,是有人状告恩人一家逼良为娼,而后,无数人站出来,说恩人一家为谋夺自家良田,强取豪夺,草菅人命。
本来昏庸无能,只知道敛财的县令,突然就变成了大公无私的青天大老爷,当即就要为民除害,除掉恩人一家这十恶不赦的恶人。
无人为其说话,受过恩惠的人或许不是全部都选择旁观,也不是所有人都选择反咬一口,趁机想要获得些许好处。
可选择报恩的人少之又少,他们甚至连旁观都做不到,更多的选择了反咬一口。
因为惧怕被牵连,所以把以往受到的恩惠抛之脑后,生怕自己因为之前获得的恩惠而受到牵连。
他跟随骤逢变故,全家死绝的少爷东奔西走,无人理会,只有无数嘲笑奚落和冷眼旁观。
最终,少爷将他送走,让他尽可能地活下去,不要想着为恩人一家翻案,也不要想着报仇雪恨,活下去吧。
恩人一家数十口人尽数死绝,树倒猢狲散,家财则是被人尽数瓜分。
他沦为了乞丐,虽说年幼,还病弱,却因为狠劲,让成年的乞丐们不敢过分逼迫他,只能无视他的存在。
他凭借强大的求生欲,辗转中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故乡里的天空是湛蓝的,有着洁白的云,路边的草是翠绿的,但那是很久之前的故乡了。
他故地重游,村人有人嫌弃他晦气,对他大声呵斥,想要赶跑他,有人则是叹气,给了他一碗清水,但更多就没有了。
一口吃的,对村人而言,是很重要的东西,因为他们自己都快没有这一口吃的了。
能给一碗清水,还是因为清水不管饱,也不值钱,去河边就能喝到撑。
死去一个失去一家之主这个顶梁柱的孤儿寡母,对村人而言司空见惯,对其他人而言,更是如同无事发生一样。
夺走他家良田,他家租屋,他家一切的人,大摇大摆地把抢夺来的东西当做自己的。
而动手险些将他活活打死,更逼死了他母亲的人,非但污蔑他母亲同其有染,污他母亲名声,还声称他家中租屋,是自己母亲送给其这个相好的。
无人在意真相,所以这些污名就全落在了一个失去丈夫,护不住病弱的孩子,自己也只能以死免遭迫害的柔弱女子身上。
毕竟,对方就算是没死,难道还能把他们怎么样吗?
可他们如果不信地痞流氓放出来的遮羞布话语,那倒霉的或许就是他们自己了。
死去还惨遭污名的人无辜?
那又怎么样呢,这种世道,他们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谁有精力去管旁人的闲事。
杀人偿命是朝廷律法,可这个律法,只针对无权无势的底层百姓。
王公贵族以百姓为猎物,骑马放箭射杀被驱赶到猎场的普通人,他们会受到惩罚吗?
不会,即便有人头铁,费尽千辛万苦,选择上京告御状,犯事之人也不过是被轻轻训斥几句,而费尽千辛万苦的头铁之人,却会付出全家死绝的代价。
一路乞讨为生,又因为看起来过分瘦弱,从而不被人放在眼里的他,见了太多类似的迫害,压迫,以及不平等。
王贵贵族,世家豪强,他们眼中,如他这样的百姓,根本称不上人,更遑论会被他们看在眼中。
读书人慷慨激昂,士人和满朝公卿口口声声喊着为天下苍生计,为万民计,可这个天下苍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