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家里,林秋兰就跟他说了儿子的事,以及对妹妹发火了。
这孩子懂事,没有让他俩操心,难得见到发火,林秋兰有些担心,便让他来聊聊。
“刚回来,你娘说你要参加科考,这么大的事情,我得来问问。”
招呼他爹坐下,给王四顺倒了杯凉白开,林向安这才坐下来解释。
“同窗提议去考,正好我也想去试试,就这么定下了。不是马上考,得等到明年二月。”
科考,王四顺知道的,听说特别困难,有些白发老人还在考,可见不易。
儿子12岁就打算去考,既开心又有点担心,但儿子决定的事,基本是不会改的。
不希望给儿子太大压力,于是王四顺温和地说道,“既然你要考,就大胆去。考上了咱们开心,没考上也没事,你还小,咱们慢慢来。”
“爹,你放心,我知道的。”
“需要什么到时候跟我们说,我们来准备,到时候要去县城吧?咱家在县城没有房子,要不去买一套,到时候提前住过去方便,免得你折腾。正好我也想到县城去开一个铺子。”
说着说着,王四顺就想到了该到县城去做生意了,也该为了孩子多考虑了。
林向安想到了爷俩之前的规划,忍不住笑着调侃。
“爹,咱们家豆腐铺没有开过去,豆腐倒是先卖过去了!”
为了方便送豆腐,家里换上了两辆马车,速度更快,方便送货。
镇上的市场慢慢饱和,基本上卖出去的三块豆腐,就有两块出自林家。
于是铺子里的销售有胆大的,独自去县城卖,结果业绩还不错。
陆续就有人过去,都是小摊贩为主。
“是啊,这么多年,准备的足够了,也该去县城了。正好你想科考,过去安顿个住的地方,免得你以后操心。”
家里的生意每一步都是稳扎稳打,如今和王氏族人合伙,倒是硬气很多。
毕竟单打独斗太危险了,得把朋友搞得多多,敌人搞得少少。
聊完这个话题,王四顺这才问起家人的问题。
“听说你今日教训妹妹了?”
喜欢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