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附属建筑:
墓庐:单间,用于守墓人起居和工具存放;
坟庵:三间带院,兼祠堂功能,可容家族短期停留;
祭田庄屋:五间带仓廪,负责管理祭田与守墓事宜。
这些事一桩接一桩,繁杂冗细,林向安也只能边忙边理。
在等丈量的期间,林向安去县学那排好了学报的事,邀请李修竹参加了两次,让他熟悉了整个流程。
最终李修竹接替了学报负责人的位置。
宋桐、薛文逸也加入,团队人才也得到了补充。
将新科举人的答题发表在学报上后,果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
很快就被抢购一空,有些其他地方人慕名而来。
学报这边顺利交接后,林向安便和周教谕报备了此事。
同一时间,王和智那边倒是传来好消息。
己顺利定亲,家中正张罗聘礼。
林向安知道后,与父母商议,便以自己名义出资,在县城购下一间商铺,在核心地段范围内。
价值将近三百两,赠送给王和智,作为他成亲的贺礼。
以防日后无法亲自参加婚礼,便提前赠送了。
而林桥这边,相亲就不太顺利。
虽然听话去见了,要么双方没看上,要么看上,彼此八字不合。
条件好的家里,对这些都很讲究。
林秋兰这边弄的很郁闷,林桥也很无奈。
可林向安实在分身乏术,如今官山事务一重接一重,光是规划坟地,少不得托人打听里面的门道。
就这陆陆续续又花费了十天时间,才把事理顺。
原本林向安以为修建墓室,和盖房子原理差不多,结果比那难多了。
最终打听询问,多方筛选后,才定下了工人。
如今时节,正适合动土修建。
雇工部匠户修墓室,他们熟悉官式营造法式,精通三合土浇筑技术,确保不逾制。
请的是赣派堪舆师,来布局风水。
这一带雨水较多,得用暗渠导水技术,防墓室渗水。
便请了绍兴水作帮,他们精于此道。
在林向安的规划下,在十月下旬正式动工。
过不了多久,他就得出发去京师,在这之前,得安排好情况。
整个过程得有人监工,来回往山里跑。
最终这个负担又落到了林桥的身上。
于是相亲只能暂时搁置了。
同步进行的,还有开荒。
外围的开荒,首接请的普通农人,毕竟这时候己经闲下来。
等修建搞好,估摸得大半年。
刚开始,是林向安带着林桥一一跟进,提醒他注意的事项。
只需要监工即可。
若是出了问题,首接找这些匠人就行,毕竟都是签订了契约,写有售后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