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镇本就是运河重镇,附近就有港口,平日里商船、客船来回往返。首发免费看书搜:看书屋 kswxsw.com
王西顺为了儿子出发顺利,近来有空,都会去港口转悠,打听靠谱的客船。
运河水系发达,除了商船来往,还有专门的客船。
当然也可以包船。
大半的路程都在运河上航行。
去京师,得先经过江南运河段,再进入江北运河段,最后在通州漕运码头下船,再走陆路进京师。
这个时节江南段航线天气尚可。
但到了江北运河段,天气严寒,船舱内寒冷潮湿,极容易生病,路上人生地不熟,买东西不便,还不如提前准备周全。
而且走水路的优势,就是能多带些行李。
打听清楚后,王西顺就和林秋兰开始一点点给儿子准备物资。
......
林向安和段昊初谈话过后,将手上所有的事务交给了林桥。
包括民报方面的账册收支情况,也由他来接收。
毕竟这一去,比乡试的时间还长。
之前还能通书信,二三天就能收到。
这去了京师,差不多就等于失联了,毕竟相距两千多公里路程。
此行,依旧是带着林远、王和信二人。
船上物资匮乏,只能家里给他多准备些。
林秋兰己经提前数十天,就开始给陆陆续续准备外带的吃食。
尤其是做了不少肉干,腊肠,腊鱼,还有风干的鸡鸭等,用罐子密封保存。
还带上几罐豆腐乳之类的酱菜。
除了吃的,还有保暖衣物、炊具、铺盖、药材、地图等等。
当林向安看到林秋兰给他们三人准备的东西,惊呆了。
行李,简首堪比小型搬家。
装了五个大箱笼。
这箱笼尺寸估摸看着约长1米,宽0.6米,高0.5米。
待打开大樟木箱,看清里面的东西,林向安有些哭笑不得,无奈地问道:“娘,至于要带这么多东西吗?”
差不多把一个人日常用品统统都带上了。
外出想要过得舒服点,可不得家里备上吗?
这还是家里条件好的才行。
“你这嫌多,娘给你挑挑拣拣,都是准备的必须日用品。”
林向安看其中一个木箱,里面放着麻绳、油布、铁钩、小铁锤、草垫等工具物品。
不明白为啥要带这些东西?
便指着里面的物品,对林秋兰说道:
“娘,这些怎么会是必须品呢?”
林秋兰也不是特别懂,但这些是王西顺打听过后,给准备的。
“这是你爹托人打听,特意备下的。说是船上万一遇到风险,这些工具用的上。”
就在这时听到母子俩谈话,王西顺进来,给林向安详细解释了情况。
“出门在外,若遇到情况,你不能等着别人来解围。
你此行去京师,要经过三个路段。
这江南的运河段,船只密集,有可能会堵塞,
冬日枯水期,船容易搁浅,这铁钩是搁浅时能探底的。
后面进入江北运河,冬日可能结冰,更是危险。
这些工具用不上顶多白带了,但万一需要,那就是救命之物。”
林秋兰一听此行如此危险,眼眶微微一红,“儿啊,你就带上,别让我们担心。”
看两张关心的脸庞,林向安一时无言,连忙应下:
“好好好,我带还不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