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渝州刺史李泰和处,或可引见一二。”
苏颋看着李白,说罢便要写一封书信给李白。
今日李白能前来赴约,并带来了自己的文章。
苏颋就明白了李白的意思,无非就是想要求一份推荐罢了。
只是苏颋现在己经不再是大唐丞相了,想要将李白举荐给李隆基有些不切实际。
只能暂时将他引见给李邕,再让李邕引见。
“以某之才,欲见刺史,何须书信为引?”
李白摆了摆手道。
只是苏颋想要给李白写推荐信,李白还不太想要。
“嗯,好一个少年志气。”
见李白拒绝,苏颋也没生气,甚至还称赞了一句。
虽然话这么说,但陆远还是察觉到这苏颋是有那么一点不悦的。
也是,李白这话说的实在是有点不懂人情世故了。
你拿着自己的作品来人家这里赴约,这摆明了就是想要人家给你举荐一下。
但别人现在被贬,无法给你举荐到朝堂,说帮你举荐到刺史那,你就说不要。
这说好听一点,是你李白傲气,说难听点,那就是你李白势力了。
苏颋没翻脸,那都算他惜才了。
不过李白也不是真势力,他只不过是有自己的骄傲,也不想欠这个人情。
三人又交谈了一番。
只是这后续的交谈,苏颋渐渐的将话题引到了道家经典的论述之上。
对于李白的文章就此淡化了出去。
后续半月之中,三人也时常饮酒作诗,相邀远游了一番。
随后,陆远和李白二人便往渝州而去。
...........
“这李白算是文武全才了,上一个这么牛的,还是义父扮演的辛弃疾。
就是和为人处世方面,多少有点........”
“我家里要有这么多钱,我要是有这才华,有这武艺,我能比他还狂,嗯,武艺其实己经有了,只不过大家都有,不能体现什么。。”
“这话倒是也没毛病。”
“其实李白不接受苏颋的帮助是正确的,一个刺史,以李白的身份又不是见不到,接受了帮助就是一份人情。
只不过他这话说的太首白了些罢了。”
“义父应该要多走走吧,就跟着个李白,那能收录几首诗?
其他诗人那里也去转转啊!这年纪大了,我就喜欢看点诗词。”
“义父自有义父的打算,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
跟一个诗人够了,用不着太多,你喜欢看诗词,那将义父扮演李愿时候的诗词全背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