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国旅游
时间过得很快,再次收到山贼头也就是黄叔的性格来信使他们已经在来姜国的路上了。
为了能让大沅人尽可能的玩(圈)的(许)开(多)心(钱)。
姜月之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共同商讨大沅人来姜国游玩的注意事项。
傍晚的风很凉爽,站在山坡上的她,把头发全部扎成一个超级长的马尾。
她的身后摆放着一张巨大的姜国地图,地图是她连夜画出来的,虽然上面具体标注着姜国周围的自然风景丶各家各户田地与他们赶出来的景点。
在迟非晚消失后,姜月之时常会想起他,但是她以为自己只是习惯了。
为了让自己忙起来,她参考以前去过的外面旅游圣地那样,搞了几个对姜国具有特殊意义的“景点”。
当时她和迟非晚捕捞回来的鱼也彻底长大,其中,但他感到意外的是将近一半的鱼都是母鱼。
“各位,我们今天欢聚在这里的目的是商讨如何接待大沅人,大家可能不太了解大沅,我们甚至不太了解他们的习惯。因此有了这场会议。
在大沅没有鱼,鱼是我们姜国特有的产物,我不希望看到有人会因为对方给的钱多,而将于贩卖给他们。
倘若真的有人做了这样的事,将会直接损害我们大家共同的利益。就像我刚才说的,他们那里没有鱼,如果我们把鱼卖过去,他们那边有鱼了,那来我们这里的人就会大大减少,这也意味着大家的收入将会减少,所以禁止贩卖活鱼。
当然,如果他们的人想尝试鱼的味道,我们这里有会让他们品尝,只是不允许他们将鱼带走。
我们要为他们提供一个舒适的旅游环境,同时也要保护好我们的自身利益。”
她知道,自己不让贩卖鱼,在有些人眼里认为自私,但她并将鱼比作共同利益,那么想那么做的人也要掂量掂量,能不能惹得起众愤。
而她的话语也引起了在场国民的共鸣,大家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她虽然头上顶着一个姜国国王的身份,可做的每次事都考虑了绝大部分人。
因此尽管不发命令,但是她说的每一句话众人都会去遵守,几乎也没有什么人会反对。
李二牛发表了他的看法:“二娘,我觉得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宣传姜国,不然即便我们在里面搞得再好,别人不知道,不照样是白费功夫吗?还不如各回各家,各种各田。”
“这个这个你放心,我早就想过15天前我们再见,秋千长时未接,想好了这方面的问题。”顿了顿,她又道,“之前陪迟非晚外出,我们就是去到了大沅,有一次不是带回很多人吗?那些人便是我们在大沅的宣传者。我们也不需要引路,他们会把人带过来。还有其他问题吗?一次性我们都把它解决清楚,避免之后的手忙脚乱。”
姜月之没看清下面究竟是哪一个女性发的言,她提到了一个姜月之之前没有想过的问题。
“有人带路,那我们这边在门口也应该有接待的人。那我们是否可以找一些人专门负责接待来这游玩的大沅人,提供他们介绍景点的人?如果让他们瞎转悠,即便我们搞了再好的景点。他们不照样,不了解我们的历史丶文化和风土人情。”
“我当时的确没有考虑到这方面,等一会你来我院里确定人选,制定一下该怎么实施这个计划吧。”姜月之眼睛发着光,赞同地说道。
下面有人听到这个,受到姜月之的赞赏,她提议说道:“既然要让他们知道我们优质的服务,那我们也可以修一些观景台丶休息的地方,方便观赏和休息。”
另一位又提出出问题:“我们要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田地?有人来游玩,有人带着他们玩的话,那些人的田地又该如何?毕竟,不可能那些人来的少又很快离开吧。这肯定会影响到这些农作物的生长。”
姜月之思索片刻后说:“你说得对。我们要制定一些规定,可以在入口处设置告示牌,提醒游客注意。同时也要加强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违规行为。”
会议进行了几个小时。
最终,大家们商讨出了一份详细的注意事项清单,虽然写下来的注意事项又多又长,依旧让他们每个人都露出满意的微笑。
就在大家准备离开时,姜月之询问他们带来开会前让大家带来的盆了没。
见大家带了,她开始给大家发鱼。
怀孕的鱼几乎人手一只,还有几只公鱼。
这公鱼他们究竟自己吃,还是卖给大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