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元宋必胜
恒帝正如此想着,朝中已经有大臣向前迈步,弹劾南相王的所作所为:“南相王此举狼子野心,简直就不把陛下放在眼中,陛下,万万不可让南相王得逞啊。”
此时,朝中所有人全都跪倒,向着恒帝的方向俯身,异口同声道:“陛下,请早作决断。”
恒帝手中握着那枚小小的虎符,铁质的器具冰着他的手心,不断地提醒他来自好友的背叛。
恒帝思虑了片刻,却是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人选,他看着殿中跪成一片的朝臣,沈声道:“都先起来吧,容朕再好好想想。”
朝臣接二连□□去后,恒帝手中仍然握着那枚虎符,虎符通体发黑,中间有一道裂缝将其一分为二。
他不断地摩梭着那枚虎符,心中却在仔细地筛选该将这枚小小的东西交给谁。
自从时昀离去,他就未补上大将军的空缺,不过,朝中倒是有几个不错的青年将领。
其中,有两个人尤为出色,一个是宋泽奇,另一个是靖宇。
不过二人治军方法很不一样,宋泽奇治军严明,对底下的士兵奖罚分明,非常有条理。而靖宇治军非常随意,经常跟士兵一起打猎,吃饭,毫不拘束,有了奖赏也与士兵一起分享,惩罚也与士兵一起承担。
恒帝思虑半晌,到底该让这二人谁做主帅呢?
他思来想去,也没得出一个定论。军国大事,他的一念之差背后承担后果的可是整个元宋。
不得已,他又只好将沈宴召回。
沈宴听了孝恒帝的忧虑,也细细思考了一番,而后才道:“臣认为二位将军都是难得的将才,不过,执掌虎符,成为主帅一事。臣认为还是宋将军比较合适。”
恒帝有些不解,身子微微向前倾,不解道:“为何?”
沈宴解释:“无规矩不成方圆,治国如此,治军也是一样。固臣认为宋将军更为合适一些。陛下可认命宋将军为主帅,靖将军为副帅。”
恒帝想了想,认为沈宴说的很有道理。
解决了大事,恒帝自然开始关心自己的女儿。
“元嘉她性子一向娇纵妄为,还望沈爱卿多担待。这些天她没有与你闹过什么不愉快吧?”
提到宋鹤灯,沈宴首先映入脑海的就是那日她娇滴滴地躺在自己怀中,乖巧娇软地唤自己夫君。
此时听到恒帝如此说,他淡淡开口,全是维护之意。
“殿下一向在宫中长大,金枝玉叶,有些小脾气也是应当。不过在大事上,殿下却从未选错。陛下,公主殿下对臣极好,陛下不必忧虑。”
看着一向清心寡欲的沈宴说出这种话,孝恒帝的脸上也是露出了讶然之色,他还是第一次看到沈宴如此去维护一个人。
不过说来也是应当,元嘉是他娇生惯养的长公主,是他的掌心珠宝,连他都对自己的女儿百般爱护,更不要提沈宴。
看到这两个人感情如此和睦,恒帝心里也感到了一阵满足。
次日,恒帝正式宣布认命宋泽奇为主帅,靖宇为副帅,共同讨伐南相王。
唐岫听闻国家要开战了,于是捐了大笔的银两给国库,同时也给前线的将士们捐了不少吃穿用度。
宋鹤灯听闻,派人给唐岫道了声谢谢。唐岫立即传来书信。
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本来想亲自登门拜访殿下,但想到上次,丞相大人的醋未免也喝的太容易了些,去了又怕丞相大人误会,还是就此作罢。望公主殿下安好。
几日不见,唐岫又开始胡说八道。宋鹤灯无奈地摇摇头,将纸重新叠好放回信封之中。
战争很快开始了。
宋泽奇和靖宇率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向着蜀地而去,京城的百姓都在祈盼着这场战争的胜利。
毕竟,谁都想让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地回到上京。
-------------------------------------
蜀国封地。
南相王也集结了自己的几万人马,除了蜀国培养出来的精兵强将,他甚至还游说了邻边的几个小国,许以他们重利,与他一起抵抗恒帝的军队。
战争很快开始了。
南相王的士兵因为破釜沈舟,早就没有了后路可走,是以,气势尤为激烈,天天叫嚣。
元宋士兵早就按耐不住,想上去与其拼死一战。然而主将宋泽奇下命令,所有按兵不动,对外面的叫嚣视而不见。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