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梁祝]穿越成祝幺妹 > 成婚

成婚

成婚

马文才的到来解救了祝家的危机,这让祝家父母看这个未来的女婿越看越顺眼。相对的,从祝英齐口中得知祝英台留在了鄮县,脸色就没那么好了,虽然知道是形势所逼,那个时候祝家不安全,留在鄮县才是正确的选择,但祝英台离家出走的行为仍让他们生气。

鄮县和祝家庄的流民暂时平定了,但江南各地的流民只增不减。马文才在祝家没呆上两天,就出发去别处了。

当然,这次平定流民,梁山伯和马文才都得到了嘉奖,尤其是马文才,在这乱世,更需要的是带兵遣将的将才。

祝英台暂时没有回上虞,一是路上不安全,除了流民还有山贼,另一方面,是她不想回来,她好不容易有机会能与梁山伯在一起,若是回了祝家,都不知何时能再见面。

祝家父母对此无奈,但也不能不认这个女儿,毕竟是从小疼到大的,只能安慰自己儿孙自有儿孙福,况且,那梁山伯也是个能托付终身的人。

一年后,经过朝廷的不懈努力,江南这边的流民之乱陆陆续续平定了。

马家和祝家商定了成婚日期。

这么久以来,祝英楼也终于意识到,不知从何时起,马文才在自己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了。尽管多数的时间,两人只能靠书信往来,但马文才每次到了一个新地方,总不忘给祝英楼寄些当地的小玩意。

书信中马文才描写的那些地方的风土人情,让祝英楼心生向往,不禁期待起婚后的生活了。

成婚的日子定在秋季,这是个丰收的季节,硕果累累的季节。

马祝两家结亲,婚礼办的很盛大,可谓是十里红妆,一车又一车的嫁妆,从街头排至街尾,祝家庄内的树上都系上了红绸带,街上涌动的人群络绎不绝,个个都伸头探脑去观望这难见的盛大婚礼。

祝英楼一大早换上了婚服,这个时代,讲究婚服需要新娘亲手制作。祝英楼原本不擅长此事,但因为两人定亲早,又因为各种事婚期延后了,多了很多时间出来。她便在空闲时间学了制衣服及刺绣。

在她将婚服制作完后,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古代会讲究新娘制作婚服。那一针一线中含着的情意与期待,赋予了这件婚服独一无二的意义。

这场婚礼,来了很多人,跟祝英楼有过交情的大部分人都来了,甚至是出乎她意料之外的人。

谢道韫谢先生在祝英楼婚礼前的两天就到上虞了,能见到谢先生,祝英楼十分开心。自从谢先生离开书院后,两人只能保持着书信,后来因为流民作乱,有一度,通讯都中断了。

这一次能见面,出乎她的意料。陪谢先生前来的还有她的丈夫,是的,谢先生成婚了,她的夫婿并不是出生士族,而是位寒门子弟。但才华横溢,对她又是照顾有佳。

祝英楼从他们夫妻的相处过程中,可以看出,谢先生过得很幸福,她挣脱了家族安排的联姻,找到了个志趣相投的意中人。

谷心莲也来为祝英楼送上了贺礼。她早在两年前知道了祝英楼的女子身份,更是钦佩她,对她还有感激。与她一同前来的还有苏安。苏安本是在书院做杂役,书院关门后,正巧碰见了心莲,便在凝香馆帮忙。后来又在流民作乱时,保护了心莲,为她受了伤。

心莲一直以来都察觉了苏安的心意,那一次后,她更是明白了,或许不会有人像苏安一样爱自己了。她尝试着去喜欢苏安,两人也修成了正果。

五柳先生陶渊明也收到了祝英楼要和马文才成亲的消息,这一对他曾经并不看好,但听到了这个消息,还是为祝英楼开心,送来了一份贺礼,人就没来了,他还是喜欢过那采菊东篱下的隐居生活,这么多人的婚礼就不来凑热闹了。

有些遗憾的是,祝英台没来。她原本一个多月前就打算启程的,没想到发现怀孕了,紧接着孕吐反应又比较大,不方便赶路。

是的,祝英台在半年前就和梁山伯成婚了。当初她在鄮县呆了半年,后来见路上没那么危险后,就派祝英齐将祝英台接了回来,一起回来的还有梁山伯。

这一次梁山伯没有被拒之门外,他的提亲也很顺利。主要是祝家父母深知祝英台的性子,还有梁山伯也因治理鄮县有功,被朝廷嘉奖,前途一片光明。

两人很快就成婚了,婚后,祝英台就跟着梁山伯定居在了鄮县。祝英楼也没有再见过祝英台,但从两人的通信来看,祝英台过得很幸福。梁山伯会包容她的小性子,对她可谓是细心呵护。

所有的人都有了一个好的结局,对了,还有祝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