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定。
所以,陈嗣业才没有写上去。
至于由太监管理的皇庄什么的皇家产业,更是一塌糊涂,有一些收益小,有一些没收益,有一些还亏本。
皇家产业搞成亏损,都不如让给商人去经营,自己收一点租金。
当然了,如果给有能力的人去管理,再种植高产农作物,完全可以供应几万精兵。
崇祯皇帝手上有了几万精兵,最起码心里踏实吧?
第三条,跟大宋学习,不重农抑商,鼓励民间经商,建立工商局,打击垄断,收取商税。
古代的重农抑商,本质上是想农民种地,因为有粮食吃才是首要的。
但已经有了高产农作物,就能解放一些人去经商。
而且古代的大商人,背后都有官僚士绅作为靠山,欺压小商人。
所以才要建立工商局,打击垄断。
商税是绝对要收的,哪怕动了官僚士绅的蛋糕。
他们已经享受太多的优待了,就为了大明,出一点血都不行吗?
这能大大增加国家的收入。
第四条,废除一切苛捐杂税,重新丈量全国土地,摊丁入亩。
这样可以减轻自耕农的压力,国家的税收还增加了。
摊丁入亩这项政策,确实很好。
就这四条,不是陈嗣业不能接着写了,他还可以写很多很多,但这四条都做不到,那就别谈其他的。
就算能做到两条,陈嗣业都还是佩服崇祯皇帝的。
只可惜,当崇祯皇帝收到奏折后,一点也不高兴。
原因其实很简单,第一条,他认为是离间天家骨肉。
朱姓宗室已经当猪养着了,而且已经定额给钱粮,还要针对他们吗?
这里的定额给钱粮,指的是,不管朱姓宗室多少人,反正国库一年就给一笔固定的金额,怎么分,宗人府会看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