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缘分,如果有下次,见到他,他一定会问他住在哪里。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已到初冬,柴桑到澶州已近三个月,三个月中,发生了很多事情,澶州的情况较之前已有很大改变,原先定下的赈灾方略正朝柴桑的规划一步一步走。
当季,河流的水位大幅降低,天公又作美,正是筑牢堤防丶疏通河渠的大好时机,整个澶州陷入一种空前的热情,对于明年开春,似乎有了更光明的祈盼。
九歌跟在柴桑身后,除了在府中尽职尽责做好一个文书以外,还跟着柴桑东奔西跑,到各处去视察民房和堤坝的修缮进度。
天气越来越冷,王朴从开封带来的棉衣派上了用场,很多老弱妇孺住在新建的或征集的义舍里,拥着棉衣,领着官府发放的粮食,日子似乎有了盼头。
柴桑的名字越来越多地被人提起,在澶州,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谁的义子,百姓只知道,因为这位新任的刺史,他们在大灾之后,得以活下去。
林沐果然又遇到了郑羽,在一处损毁的河堤上,郑羽像很多成年男子一样,背着与自己重量相当的巨石,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大堤上,来换取一天的口粮。
林沐喊住了他,卸下他身上的巨石,把他带回了澶州府,从此郑羽也和他们一样,吃住都在府里。
自离开闵县之后,九歌有些不大愿意回去。她的家已经没有了,她如今身似浮萍,何必再回头,可有人不这样想。
于是这日,本来是到闵县了解河道疏通到情形,却被柴桑七拐八拐带到了乐安谷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