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小说

繁体版 简体版
香书小说 > 别拒犟心 > 爆灯

爆灯

爆灯

【如果你看向我,我会温柔地消融,像火山上的雪。——米亚·科托】

夏酌晚上阅读犯困的时候喜欢下楼溜达,吹吹晚风就能提神。这是他在高三的时候养成的习惯。

夜晚的学区房小区外面人影稀疏,灯影阑珊,大概是又逢一场期中考试的时节。夏酌戴着口罩和帽子,把自己捂得严严实实,闲庭信步地边溜达边思考。

“网恋连环杀人案”的卷宗他又反覆读了好几遍,对应的影像记录也看过多次,得出的结论就是,负责前面五起案件的侧写师鞠正寻对于嫌疑人的特征和犯罪动机判断有误,并且都是由微小的偏差自然而然地扭转了破案过程中的关注点。如果不仔细地将犯罪现场的所有影像记录和侧写推论做对比的话,任何人都很难看出侧写师的破绽。

夏酌第一次接触这起案子的卷宗时,也没有看出来。直到从霍秋然口中得知鞠正寻因为得了癌症而停薪留职,不再负责这第六起杀人案,夏酌才觉得重新对比侧写和影像记录是有必要的。

对于鞠正寻这种资历颇深的老干部来说,停薪留职没有资格问题,但是都快到退休年龄,得了癌症需要长期化疗,不提前内退反而申请并被批准了停薪留职不免有些奇怪。因此,夏酌怀疑他是“身份盗窃组织”的成员,并在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卷宗里证实了自己的猜测。

除了一些暧昧到能够定性为“网恋初期发展阶段”的文字聊天记录之外,再找不到犯罪嫌疑人的任何信息。没有语音信息,没有照片,也没有录制语音通话的内容。信息部门追踪到的六个聊天账号所在的ip地址也都是一些免费的公共网络,比如餐厅丶咖啡店之类的地方,而且经常换地址,活动范围从a市的北区丶南区丶东城丶西城到其他省市应有尽有,根本无法缩小嫌疑人的日常活动范围。

在无法锁定一张嫌疑人名单并使用排除法找出凶手的情况下,破案相当于盲做填空题。这时候,刑侦大队里侧写师的作用就至关重要。因为侧写师的工作是通过观察犯罪现场尽可能详尽地推导出犯罪嫌疑人的各类特征,从而为一项大海捞针的活动提供一个有效捕捞范围。

鞠警官在公安系统里是数一数二的侧写师,表面上看,市局没有必要再请其他侧写师过来校对他的工作。实际上,既然案子掌握在自己人手里,市局里的领导压根就不会请其他侧写师来负责这个案子。

如今鞠正寻得了癌症,虽然夏酌打探不到也预测不到他的健康状况,但是很显然,“组织”里的重要成员出现了健康问题,那么就必然得有个“预备选手”能够替换掉可能一病不起的鞠警官。

这个“预备选手”必须具备鞠正寻的各项工作技能,甚至比鞠警官更适合进入“身份盗窃组织”。

夏酌认为,纵观整个公安系统,没有比他自己更好的人选。

在工作技能上,他在市局做了一个星期讲座,完成了一套豪华升级版的“入职演讲”,又在“实战演习”中成功看破迷局,躲过一劫。

更重要的是,“组织”知道他的双重身份,清楚他的所有财产来源,也能追溯到他的大部分人生经历。他不用盗窃其他人的身份就已经利用职权之便捏造出了另一重身份,近乎分裂地游走于两份人生里,赚着大钱,寻遍刺激,本身就具有“犯罪分子”的潜质。

究其原因,“组织”大概会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地理解为,这个置换过两次心脏瓣膜的人,应该是打算在死之前活够本儿,一边在公安系统里疯狂研究犯罪心理,一边在娱乐圈里赚钱泡妞。

这正是夏酌想让他们得出的结论,毕竟很多天生就反社会的犯罪分子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的确是要追溯到先天的生理缺陷。

所以,在“组织”眼里,夏酌这位具有先天性生理缺陷的精神分裂人士,或许也在疯狂地寻找着这样一个只要出钱就能把一个人包装成另一个人的“身份盗窃组织”。

彼此调查,互相寻找,终会在某个节点昭然相遇。

夏酌一直在等他们对他亮明身份。他感觉,这一天很快就要到了。

口罩下的嘴角稍稍弯了个上弦。

他们永远不会想到,夏酌做这一切,并不是出于需要“活够本儿”的报覆社会心理,而是另有原因——是那些自私又阴暗的人,永远都想不到的原因。

曾经有个少年,眼睛明亮澄澈,倔强又顽强地揽尽全世界所有的光芒看向他。从此以后,夏酌就再不可能活在灰暗里。

那个少年名叫时与,时间的时,与众不同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