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背后
所谓的真相是什么呢?
在顾卓阳的视角,就是眼前的小姑娘忽然倒了下去。他盯着顾林看了一会儿,发现她是真的晕了,手上的锤子就放下了。
解决林薇是计划之中,但一次性杀两个人就有点计划外了,而且林薇病魔缠身,顾林之前却都是活蹦乱跳的,要是一下子凉了还真有点麻烦。
他于是把人扛起来放回自己的房间,但在起身的时候忽然发现床上的人睁开了眼睛。
“......”顾卓阳一瞬间绷紧了神经,有点后悔为什么没把锤子带上。
然而那人只是瞥了他一眼,说话有些磕磕绊绊:“你......是谁......”
顾卓阳一楞。
对方又看了他一眼,忽然眼睛一闭,倒回了枕头上。
顾卓阳:“......”
一个人杀了另一个人,还对自己展露出了杀意。
这是顾一珩对世界的第一印象。
然后她就沈入了黑暗。
彼时的顾一珩缩在她的脑中,忽然就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比较基础的认知。这些认知来自于顾林,来自于主人格,而她,是在主人格强烈的求生愿望当中出生的。
最开始的接触,自然是小心翼翼的。两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撞在一处,慢慢周旋着,寻找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一个比较合适的相处模式。在这个过程中,顾一珩有了名字,也知道了自己应该处在一个什么位置上。
而对于外界来说,常萍登堂入室,第一天就被她顶着顾林的名头打了一巴掌——当然是受了主人格的指使。顾卓阳则始终对她保持着怀疑,并不时试探一下。当然,主人格早把那天的事忘得一干二净,还在那边愧疚为什么自己偏偏那天出去,都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又过了几年,顾林患有人格分裂的事情再瞒不住,她也不想瞒了,顾卓阳的怀疑和杀意也随之转移到了顾一珩的身上。也是在这个时候,顾林又“分裂”出了四个副人格,并且用其中最为圆滑的,也就是顾三辰,顶上了外界的质疑。
顾卓阳对副人格的杀意太过明显,数次几乎强拉着她要去进行那些一听就不靠谱的治疗。顾林随即跟家里大闹一场,改了名字离家出走,就此成了“顾翎”。
当时的她和顾一珩都没有意识到,那些出现得恰到好处,性格又还算让她们喜欢的“副人格”们,究竟是什么存在。
不对,他们根本就不存在,只是当年没人发现罢了。
顾翎从来就只有一个副人格,但她所患的精神方面的疾病不止一个。
那些家人,那些相处,那些一起度过的时光,都是她妄想症下的产物。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从他们开始进行“系统”的任务时,就有了不少的细节可以查询。
首先是困扰了顾一珩许久的问题,就是任务boss们对她莫名其妙的敌意,这会儿明白了,应该就是因为她与顾翎并非一个个体。
加上古堡中撕裂感明显的房间分配——只有她的房间跟其他人不互通,也只有她的房间里没有镜子。假如镜子代表着被窥视,那么相对独立的自己那儿自然不会有这么一条通路。
还有这一次......她连支线任务都没有,主线之下就是一片空白。任务的名字“虚实壁”,指的不仅仅是顾卓阳房间里那面埋藏着证据的墙壁,也是妄想与现实之间的壁垒。所以顾翎要“找回自我”,她得分清现实和虚妄,才能想起被遗忘的东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作为任务者的顾一珩看不到其中联系,而当她跳出任务的框架来看,她才能发现所有不对劲底下若有若无的细微联接。
在她忽然昏倒的那段时间,她重温了一遍刚“出生”时候的记忆,有些随着时间流逝而被遗忘的细节才重新清晰了起来。这时候她就已经意识到这个从开始就无比奇怪的任务目的,到底是什么了。
系统是妄想,任务是妄想,那场车祸不过是一个契机,真正的目的恐怕就是顾翎想让自己重新想起这段过往。
至于为什么......大概是因为时间。
故意杀人案的诉讼时效约为十五年,而如今已经过了十四年,再想不起来的话,这份证据就没有意义了。
顾翎自己还没发觉这点,而且按照她在这次任务里的表现,可能连那个主线都做不完,鬼知道要在这儿蹉跎多久,哪怕身体有顾杨照看着,也是撑不了太长时间的。
所